![]() 2. 业务能力,技术驱动下的专业革新 融媒体时代对媒体人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文字、图片编辑技能,还需要熟悉跨平台的内容制作、数据分析以及用户运营等新领域。另外,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新闻核实工作,提高信息的准确性;通过智能算法优化内容分发策略,实现更高效的传播效果。然而,仅仅掌握技术工具还不够,媒体人还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看透表面现象挖掘内在本质,始终保持质疑精神,不轻信未经验证的信息,避免被表象迷惑。这种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媒体人在融媒体时代立足的根本。 3. 道德责任,公共价值的守护者 媒体人的道德素养直接影响公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和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近年来,一些媒体为了追逐流量,不顾及职业操守,随意揣测案件细节,甚至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这就暴露出行业内部存在的严重问题。媒体素养教育以培养“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社会”为目标,应始终以公共利益为导向,拒绝迎合低俗化、泛娱乐化的趋势,坚守底线,捍卫社会正义。唯有如此,媒体才能真正成为公众信赖的信息源,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 综上所述,融媒体中心的生命力,归根结底取决于媒体人的素养水平。在技术发展迅猛与价值重构的双重语境下,智能化“媒体素养”不仅是职业能力的体现,更是社会责任的承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担当。唯有将政治性、专业性与公共性熔铸于素养提升的全过程,融媒体中心才能在信息洪流中锚定方向,成为真理的捍卫者、价值的传播者与时代的记录者。 提高智能化“媒体素养”,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既是媒体人的必修课,更是融媒体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作者:孙永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