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专题

旗下栏目: 专题 地市 县域 乡情

坚持就业优先:夯实民生之基 增进百姓福祉(2)

专题 | 发布时间:2022-05-31 | 人气: | #评论#
摘要:数据显示,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从2013年的38.4%上升至2020年的47.7%,已成为就业最大的蓄水池。同时,城镇就业人员比重已

数据显示,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从2013年的38.4%上升至2020年的47.7%,已成为就业最大的“蓄水池”。同时,城镇就业人员比重已从2013年的50.5%上升到2021年的62.7%。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趋势明显,许多市县由劳务输出地变成了劳务输入地,“就业不再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成为务工新潮流,区域就业结构更趋均衡。

促进农民工就业,创新实施稳岗留工专项行动。图为2020年春节后通过专车“点对点”运送农民工返岗现场。资料图片

就业优先政策顶层设计逐步强化

两年前,杭州市上城区的失业人员张先生在上城区闸弄口街道的帮助下申请到了50万元的贴息担保贷款,开办了一家经营家电批发零售的公司。原本缺乏创业勇气的张先生通过街道的“私人定制”服务,在社区和街道的鼓励下,跨出了创业的第一步。现在,他的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2021年完成线上销售额180万元左右,线下批发及零售额400万元左右。

近年来,为助力企业稳岗扩岗,我国持续推出“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比如延续实施失业、工伤保险阶段性降费政策,允许特困行业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标准,加大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让企业真正通过创造就业获得了“真金白银”。2021年,为了支持市场主体稳就业岗位,中央深入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调整优化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措施,全年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近1000亿元;向407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31亿元,惠及职工9234万人;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超过1500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我国就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将就业置于“六稳”“六保”之首和宏观政策层面,就业优先战略的顶层设计逐步强化,宏观政策的就业优先导向更加突出,财政、金融、投资、消费、产业等政策聚力支持稳就业。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充实,政策工具也更加丰富,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越发完善

近日,在江苏省靖江市季市镇安武村“红石榴家园”内,来自苗族、彝族、汉族等60余名群众齐聚一堂,正在学习靖江特色名点蟹黄汤包的制作工艺。培训老师手把手教学,学员一个个过堂。苗族杨大姐学得格外认真,“我相信通过学习,一定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增收致富”。安武村党支部书记朱浩基说:“‘红石榴就业行动’是我们的常态化培训活动,希望让大家学得一技之长。”

杨大姐能够参加就业培训,主要得益于公共就业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目前全国县(区)以上普遍设立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街道、乡镇建立了基层服务平台,提供招聘求职、职业指导、创业指导等各类免费服务。实践中,加大招聘信息全方位采集、高质量筛选;对重点群体进行主动服务,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帮扶,对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企业提前介入指导稳岗;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专项活动相继推出……

与此同时,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不断发展,职业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劳动者就业能力普遍提高。人社部门根据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需求,动态调整培训专业设置补贴项目,提升培训层次,持续为企业培养更多技能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技能人才。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31日05版)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