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题:坚定文化自信 精彩精神生活——从“文化更加繁荣”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华社记者周玮、史竞男、余俊杰 从每年数亿人次打卡博物馆、非遗走红到三星堆考古引发世界关注,从红色旅游升温到《山海情》《觉醒年代》《我和我的祖国》等主旋律影视剧“圈粉”年轻一代,从红火的乡村文化大院到城镇密布的图书馆、博物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获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胜利,更是精神文明的成长、人民精神力量的增强,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汇聚成百姓全方位的幸福感、获得感。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化人、培根铸魂。小康中国,正以更昂扬的文化自信走在大路上。
2021年3月10日,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利用电脑现场查看新发现的象牙雕,并进行记录。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服务美好生活,弘扬时代新风 在东莞图书馆,有一支志愿者服务队让人印象深刻,他们默默地在读者身边提供服务,其中大部分都是外来打工者:电工、保安、厨师……职业身份五花八门。 “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疫情期间,一位农民工手写留言深情告白东莞图书馆,感动亿万网友。 城市里的公共图书馆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人们的精神和灵魂。 铺展开新时代的宏阔画卷,处处闪现着这样的动人细节。 数字跃升,见证“文化小康”的坚实步伐—— 时间之钟拨回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极其短缺。1949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为55个,博物馆数量仅21个。 70多年的持续努力,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2个,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5214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 来看文化产业“十三五”以来的成绩单:2015年至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7万亿元增长到超过4.4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13%,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95%上升到4.5%。 让我们将时间的纵深拉长:1979年广州东方宾馆开设国内第一家音乐茶座,成为新中国文化市场兴起标志;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厘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双轮驱动的文化体制改革拉开序幕;进入新时代,文化产业稳步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足迹描绘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上升曲线。 风貌焕然,标注“文化小康”的丰硕成果—— 在陕西安康,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几年来摆酒席减少三分之二,“人情份子”下降七成;在福建福安,旧民居变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课堂”;在甘肃金昌,“好婆媳、好邻里点赞”“分餐夹”等文明实践推动完善村规民约、倡导文明风尚…… 赋能美好生活,弘扬时代新风。近年来,结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各地加快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国累计建成村级文化中心57万多个。甘肃“乡村大舞台”、湖南攸县“门前三小”(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等创新实践接地气、旺人气、正风气,广受群众好评。 随着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也大幅提升,提供“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成为常态。据统计,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博物馆推出2000余个线上展览,吸引超50亿人次浏览,让“云生活”演绎出别样精彩。
2021年5月2日,读者在安徽省蒙城县图书馆天梯书架旁阅读书籍。新华社发(胡卫国 摄) 提振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掀起年轻人追剧热潮,陈独秀的扮演者于和伟喜提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对口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从“出圈”迈向“出海”,在国际市场获得肯定,先睹为快的海外观众纷纷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