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的创建历程与新思考 刘跃进 (国际关系学院 公共管理系,北京 100091) [摘要] 国家安全学是国际关系学院率先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理论。在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建设中,国际关系学院一直走在时代前列。在2017年通过教育部审核后,国际关系学院已在2018年招收了全国首批国家安全学专业研究生。2018年4月9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明确要求。但是,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背景下,国家安全学作为一级学科已经难以适当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而应设立一个包括国家安全学原理、国家安全管理学、国家安全法学、国家安全战略学、军事学、警察学、情报学、外交学、非传统安全学等一级学科在内的国家安全学学科门类。 [关键词] 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一级学科,学科门类,高等教育 一、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建设历程 在人类思想史、科学史、社会科学史上,“国家安全”是一个出现得非常晚的语词和概念,“国家安全学”更是一个在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学科名称。 长期以来,“国家安全”一词被认定为1943年由美国国际问题专家李普曼首次提出。然而我们看到,美国人李普曼讲的并不是“国家安全”,而是national security。汉语的“国家安全”,不等于英文national security,它还可以译指state security,而与state security对应的俄文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早在1934年7月就明确出现在苏联的政府机构中了,这就是由1917年12月成立的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多次更名演变而来的“国家安全总局”。后来,1934年成立的“国家安全总局”经过多次变化,最终于1954年3月变成了后来影响十分广泛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克格勃的俄文名称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虽然也被译成汉语“国家安全委员会”,但它的英文译名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英文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不同,是Committee of State Security,其中的“国家安全”不是national security,而是state security。因此,在汉语体系中说“国家安全”一词最早由李普曼于1943年提出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表达应该是,美国人李李普曼1943的提出了英文national security一词。 不仅如此,汉语本身中的“国家安全”一词,也要早于1943年。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发现,1934年在上海创刊的《世界知识》杂志,1936年所载张弼《德国废弃罗加诺公约与欧洲政局》一文中,就出现了“国家安全”一词。(P.7) “国家安全”一词,无论是最迟于1934年就出现于俄文中的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即state security,还是最迟于1936年就出现于汉语中的“国家安全”,以及最迟于1943年出现于英文中的national security,它们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都不是一个政治和学术的常用词。即便是1947年美国的《国家安全法》颁布之后,“国家安全”依然没有成为政治和学术领域的常用词,甚至“安全”也没有成为政治和学术领域的常用词。在整个《毛泽东选集》四卷中,“安全”一词只出现过1次,“国家安全”则一次都没有出现过。这时,更无“国家安全学”一词。 “国家安全”一词在政治领域越来越广泛地被用到,大约是冷战后期开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虽然十分重视国家安全问题,但长期以来并没有使用“国家安全”一词。官方文件中最早使用“国家安全”一词,是1983年国家安全部成立之前,时任总理赵紫阳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设立国家安全部这一问题时。在学术界,虽然“国家安全”一词上世纪50年代已被少量使用,但使用范围主要局限于对国外国家安全机构(如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评介,及对国际上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分析,而很少用于分析中国的国家安全问题,更没有在学术理论层次上深入研究国家安全理论问题和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只有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家安全”一词才被学界和政界更多提起,也才有了相应的国家安全研究和“国家安全学”一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