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北京
(原标题: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在当前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强调三个“敢”字,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 今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正增长。不过,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想“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三季度至关重要。形势越是严峻,越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市场主体要活力。作为经济的力量载体,市场主体在提供就业岗位、推动技术进步、稳定经济大盘等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能动性,增强企业信心,攥紧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的“钥匙”。 企业“敢与不敢”之间,市场预期是绕不开的因素。正所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如果不能有效扭转预期,企业不看好生产投资前景,那么即便有宽松的宏观政策,其效果也会受影响。稳定预期,离不开好的政策和制度,也离不开政策和制度的连续性、一致性。要注重与市场主体建立双向透明的沟通渠道,在新旧政策衔接时不搞“急转弯”,及时做好解读和前瞻指导。 具体来看,当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即将全面收官,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得到有力破解。然而,个别行业扭曲定价的老问题,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产生的公司治理新问题等,影响了效率进一步提升,亟待解决。激发国企“干”的劲头,就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健全激励约束和市场化机制,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效益和效率,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 再看民企。民营企业谋发展,依靠的从来不是循规蹈矩,而是创新创业创造,是靠一个“闯”字。何为“闯”?打破陈规、开辟新路是闯,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是闯。充分的产权保护、必要的试错容错空间及与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的对待,能让民营企业迸发出“闯”的澎湃动力。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各地各部门有必要对此重申和明确,给民营企业吃下长效“定心丸”。 外资企业看好中国,看中的是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超大规模市场。外企投不投,要看营商环境优不优。可以说,营商环境是土壤,土壤肥沃,长出的树木才能茂盛茁壮。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无疑是在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获取外资的信任。要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当前保市场主体和吸引外商外资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不放,用改革的办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回首40多年改革开放之路,我们正是依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才干出一番广阔天地。当前,要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弘扬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总而言之,只有多措并举、想方设法支持企业家心无旁骛扎根中国,以恒心办恒业,才能激荡起敢干、敢闯、敢投的不竭力量。(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