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比特币诞生起,数字货币经历了从最开始作为技术极客的玩具,到私营机构探索商业模式,再到目前拟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演进过程。
不同于此前摩根大通发行摩根币(JPM Coin)用以改善机构间的结算效率,以全球数十亿C端用户为目标群体的天秤币(Libra)一经提出,便引起了来自全球金融、区块链、监管等各领域的广泛讨论。站在企业的角度怎么理解数字经济?站在个人角度天秤币比支付宝又进步在哪里?
天秤币(Libra) 视觉中国 图
在9月18日2019上海第五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上,中国万向控股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兼总经理肖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肖风认为,天秤币属于跨主权的非通用货币,其使用和推广也必须与场景、特定需求、特定用途结合在一起。
对于央行数字货币,肖风同样认为,如果不与能够结合场景和流量、客户需求的商业机构一起来做,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也可能会遇到麻烦。
肖风还指出,未来的共享经济、零工经济是基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目前还想不到比它更好的方案,接近零成本,能够实时高效地完成零工经济和共享经济的激励问题,以及报酬支付问题。如果能把区块链劳动报酬的机制很好地利用起来,零工经济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如在中国雇佣巴西的人为你工作,数字货币不需要中介,摩擦系数为零”。
附肖风《由Libra引起的思考》演讲原文:
今年,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由Libra而引起的我个人的一些思考,不是去评论Libra。
(一)货币视角
第一,信用背书方式。
大多数人从货币角度评价Libra,有人说它是货币,有人说不是,到底是不是呢?
我认为,本来就不是只有主权政府才能发行货币。从信用背书的角度,过去几千年间有三种发行者对货币信用进行背书,或者用信用背书的方式发行货币。
(1)主权货币。主权政府用自己的主权信用背书。美元、人民币,以及将来央行的数字货币,都是主权信用背书。
(2)跨主权货币。这是在多个主权信用背书之下发行的货币,比如明年可能发行的Libra。Libra曾表示是会以4个主权国家(组织)的国家货币或主权政府(组织)的短期投资工具,作为储备货币来发行。
(3)非主权信用背书货币,这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如黄金、比特币等,以及像Vitalik提到的用数字资产做抵押发行的稳定币DAI(编者注:Maker DAO的稳定币)等等。
无论是Libra、比特币还是DAI,从信用背书的角度来说,其实并没有创新。这当然不是贬低Libra或比特币,而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也不用着急,货币的形态和功能一直在发生变化。
第二,数字货币的发行。
事实上,发行数字货币的主体通常有三种:
(1)技术极客。比特币就是由技术极客们创造出来的,Vitalik也创造了ETH。任何创新,特别是颠覆性的创新大部分是由技术极客们,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之后可能继续由其他机构来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其更适合现实世界和监管要求,从而逐渐得到推广。
(2)商业机构,私人机构。Libra,以及早前宣称要发行针对B端结算币的JP摩根,都是私人机构。
(3)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有明确的路线图,欧洲政府也曾表示要拒绝Libra,发行基于欧盟区的数字货币。
综上,发行数字货币最妥当的方法或许是,技术极客创造,私人机构探索,最后由央行发行。
第三,数字货币的使用。
现钞具有绝对的法偿性,但银行货币没有。在美国,2008年之前的存款保险限额是10万美元,金融风暴以后是25万美元。因此,像Libra这样百分之百用资产做抵押其实更安全。但如果准备金100%是存在央行的,那就非常完美,如果由第三方市场管理就会有缺陷。因为肯定会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