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历程。2018年4月,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构想。 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封关”,正是方案中的一项关键制度设计。 从顺利开局到夯基垒土、成形起势;从“逐步探索”到“加快探索”,再到“加快推进”,时间一天天来到了今天。 今天的世界局势,一边是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一边是多边主义和敞开大门搞建设。中国的态度很鲜明,行动很坚决。 汇报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梳理了一组数字: 2020年到2024年,海南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31.3%、32.3%; 5年实际使用外资151.5亿美元,超过建省后前32年总和。 破难题、闯难关,路越走越坚定。“封关后,海南具备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开放的基础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更加积极主动推动各领域改革开放”,并进一步划出工作重点: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才机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放眼全球,自由贸易港尚无一定之规,为何这里定义为“中国特色”? “在这么大范围实施封关运作,全世界都没有现成经验。”思想的指引,在披荆斩棘、没有前路可循的旷野,如灯塔、似星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不能邯郸学步,不可任意妄为,不可起浮躁之心。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行遍烟峦,历尽风波。也曾遇挫折,也曾走弯路,但就如那浩荡的江水,劈山开岭,一往无前。 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及海南定位:“过去争论很多啊,有人主张上个大的石化基地,上个钢铁项目,搞个先进制造业基地。经过30年持续摸索,决定就抓这几样……”抓的“这几样”,最终形成了党中央赋予海南的“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 海南交出了一份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7.2%,较2020年提高14.2个百分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这次汇报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背后的深刻考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主要目的是促进海南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 登高望远,掌局察微。 “脚要踩在大地上。我们干任何事情都有内在规律。要科学有序安排开放节奏和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力求‘放得活’又‘管得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注重底线思维,告诫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持之以恒净化政治生态”。 秉承数千年革故鼎新的气韵,积淀了数十年变革求新的风范,今天的海南将站上历史新起点,需只争朝夕的闯劲,需久久为功的韧劲。 “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做好长期奋斗准备。”总书记目光深远。 广东篇:“牵挂”饱含的人民情怀 “改革开放前沿,发展有不平衡的地方,这也是我的牵挂” 7日,列车从广州出发,一路向东。山势起,绿意浓。 火车、汽车,辗转三个多小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为什么要来这里看一看?”在和乡亲们交流时,总书记讲述缘由:“这是一片红色土地。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发展有不平衡的地方,这也是我的牵挂。”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过程中,要着重把握的几点里,有一条事关“共同富裕”。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如磐。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雁洋镇虎形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的故乡。白墙灰瓦的故居,留下了“也曾拔剑角群雄”的少年壮志;庄严肃穆的纪念馆,珍藏着“笃信马列依真理”的孜孜求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