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当时评价称,默克尔“像一个孩子般学着理解中国”。
按默克尔自己的话说,她不知道为什么在比如西藏问题上“中国人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她想了解打交道时如何更适应中国人,如何了解中国人,比如知道他们在一个具体问题上会产生怎样的反应。 此前,中德关系刚刚经历了重大波折。 2007年,默克尔以“私下交流”为名在总理府会见达赖,引起中方强烈不满,也受到前总理施罗德以及时任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的批评,但默克尔不为所动,她是当时西方世界第一个表态不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领导人。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聚首鸟巢,默克尔仍坚称“德国总理没有出国参加奥运开幕式的传统”。 因此,默克尔在2008年10月访华中的分秒必争,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她对过去的一种补救,也是从这次访问开始,默克尔走上了德国媒体笔下她对中国问题“学习与学会自我批评”的路。 2010年,默克尔再度访华,并度过了自己的56岁生日,无论是从德国媒体后来的总结,还是默克尔的传记当中,都把这次访问作为最能让她回味,改变了对中国印象的节点。当时,默克尔参加德国大使馆举办的晚宴当中,与来京参加歌德学院巡回展览的多位中国各省级地方主政者交流。默克尔特意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省长们在睡觉前,心里在想什么?醒来之后,想到的又是什么?
省长们的反应很直接:每年的就业问题,离乡背井的农民工的压力,所属地区的安定团结,还有环保问题等。默克尔大吃一惊,她很少有机会听到这些。这一天晚上,她真正领略到中国之大。 对厌恶国内党派政治纷争和攻讦,因而常常对国内政治表现得兴味索然的默克尔而言,省长们的回答可能还带给默克尔更深层次的思考。 与前两个总理任期相比,默克尔的中国图像至此改变了。 16年任期内,默克尔12次访华,成为西方国家领导人中访华次数最多的一个。 16年任期内,德国经济迎来了冷战后最长的稳定增长周期,数百万德国人的生活也得到改变,实际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增长了将近20个百分点,相比之下,英国不到5个百分点,法国、加拿大和日本不到10个百分点,意大利下降约7个百分点。 无可否认,德国的经济成就与默克尔把德国与中国的快速发展联系到一起紧密相关。2020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2121亿欧元,同比增长3%。至此,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默克尔对中国态度也超出了德国一国的层面,2012年,欧盟委员会曾对中国光伏产业发起反倾销调查。中欧当时濒临贸易战边缘,而默克尔一直坚持通过对话协商,阻止对华征收永久关税。在中德的共同努力下,一年后,中欧双方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协议,这场被称为中欧贸易史上涉及金额最大的摩擦落幕。 默克尔自身以及她带给德国的变化还不止这些。 2003年,她作为反对党公开力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2018年,她与双手抱胸的特朗普对峙的照片火遍社交媒体。 在她上台前,德国是布尔津斯基口中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在政治上更多跟随在法国后面的“小弟”;而在她任上,基辛格称“你想跟欧洲通话时拨打的是谁的电话?”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默克尔。 务实、理性,能够顺应时势而非固执己见,是默克尔的德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分量能够不断上升的原因。 这份理性从何而来? 2 1963年的一天,9岁的安格拉·卡斯纳,后来的默克尔坐在一块3米长的跳水板边缘,吓得手足无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