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治市财政收入遇困,煤炭价格下滑与产业转型困境何解?
2025-11-14 10:09河南
关注
听全文约5分钟
2024年长治市的财政收入遇到了不小的挑战,这一挑战不仅仅来自外部的经济环境,也源自内部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站在宏观经济的高度看,长治市的财政表现简直是“进退两难”。煤焦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让这座传统的资源型城市陷入了财务“紧平衡”状态。你能想象,当一座依赖煤炭和焦炭的城市,突然面对这些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时,财政收入怎么可能不受到影响?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2024年,长治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84.73亿元,同比下降9.63%,虽然这一数字依旧排在山西省的第三位,但与前两年相比,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与吕梁市的竞争中,差距愈加明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煤炭价格的下跌,还是税收结构的调整?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从整体收入来看,2024年长治市的收入规模虽然维持在山西省的第三位,但增速的下滑却让人担忧。这种“低开低走”的态势,给财政收入的可持续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税收收入方面,同比下降了23.36%,尤其是在煤炭和焦炭价格回落的背景下,长治市的主导税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资源税等三大税种的减收几乎占到了税收收入减收额的九成。换句话说,长治的财政收入正在“失血”,而这个过程,似乎没有止血的良方。 财政收入下滑的非税收入却呈现出了一定的增长。2024年,非税收入同比增长了32.42%,达到了102.66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税收收入的不足。虽然这种增长主要依赖于盘活存量资产,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是否能持续,仍然值得怀疑。倘若依赖非税收入填补财政缺口,可能会对市场主体的活力和营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但即使面临如此困难的财务状况,长治市在民生保障方面依然保持了一定的投入。2024年,长治市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7.68%,相较于去年提高了3.87个百分点。尤其是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农林水等领域,支出都有所增加。这一方面表明,尽管财政收入出现下滑,但市政府依然保持了对民生的关注和投入,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县区财政的表现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襄垣县的财政收入表现尤为突出,增长了30.8%,不仅反超了沁源县和长子县,成为全市最强的经济引擎。相对而言,沁县和武乡县的财政表现则显得有些沉闷,甚至有部分县区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县区之间的这种分化,显现出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经济问题:一方面是依赖传统资源的县区,受到价格波动影响较大;而另一方面,像襄垣县这样积极推进产业多元化的地区,似乎更能够抵御这种“财政寒流”。 面对这些挑战,长治市采取了一些创新措施来稳定财政收入,并改善其财政结构。例如,出台了“厉行节约习惯过紧日子的若干措施”,压减一般性支出,并实施零基预算改革,优化支出结构。这些措施虽然短期内能够缓解财政压力,但长期而言,长治市必须更加注重产业转型,减少对资源型产业的过度依赖,发展新的税源,才能保证财政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