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外古刹轶趣多 崇外地区的古刹老庙不少,各个都有轶闻趣事。《宸垣识略》被认为是《日下旧闻考》的缩写本,在书里有崇外寺庙的记述,这些寺庙有些早已不在,有些依然留在老人们的记忆中。如天仙庙、铁山寺、永寿寺、都灶君庙、火神庙、太平宫、隆安寺、夕照寺、白衣庵、法藏寺等。这些曾经存在的寺庙中,有不少是崇外地区的历史、文化的见证。北京有多处灶君庙,但花市的灶君庙(又称灶王庙)被称为“都灶君庙”,与“都土地庙”“都城隍庙”是一样的“级别”,不是一条街、一个村的灶王庙。据《燕都丛考》云,灶君庙“明时之旧寺,现已无考,有古柏一。康熙年重建寺,每年阴历八月初一、初二、初三日开放,厨行中人每多于此日召集同行祀神云。”由此可见,灶君庙不是腊月廿三祭灶日有活动,而是八月。当年都灶王庙门口有铁狮一对,留下了“灶王庙的狮子——铁对儿”的歇后语。有意思的是,在《北京寺庙历史资料》中,称花市灶君庙“建于顺治年,属私建”,也提到有“铁狮子一对”,并称它为“家庙”,如今在庙址建了小学,铁狮子也被保存起来了。 夕照寺因与“燕京八景”中的“金台夕照”有些关系,在崇文地区很有名。夕照寺建于明代,规模颇为宏伟,寺内壁画也名气很大。《天咫偶闻》称:“夕照寺为东南城寺院之最整洁者,殿壁画松及《高松赋》……人传松为陈松绝笔,信然。”陈松又称陈寿山,是清代画家,他画的松树“笔墨雄杰”,《高松赋》系与陈松同代的王安国所书,他的书法“体仿米南宫,尤健拔而不失纯雅”。因夕照寺有书有画,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成为他们雅集的佳地。不过,至今也无人找到夕照寺与“金台夕照”的关系,毕竟传说中的“金台”在朝阳门外,与夕照寺相差甚远。夕照寺彻底荒废是在民国之初,庙内香火不旺,当时还改为停柩之处。 崇外的药王庙在老北京四座大药王庙中,因占地大、殿堂多,且庙中神像有120多个,而最为显著。因地处崇外地区,又称为“南药王庙”。据《顺天时报丛谈》载:“药王庙在天坛之北,明武清侯李诚铭建,至今犹存。庙内设有戏楼,规模宏大,现已作为药行公会,余房并出租为堆货房。现在盛称庙内某字号之油炸蜜供为最驰名云。”旧京民俗,过农历年时家家上供祭祖敬神,蜜供是不可少的,蜜供以“堂”为计量单位,每“堂”蜜供大小不一,有的蜜供像宝塔一样高有许多层,上面插有佛花等。因蜜供价不菲,许多人便凑在一块成立“蜜供会”,以零存整取方式凑钱买。到了年末,蜜供局或糕点铺会派伙伴将订好的蜜供送到家中。老北京的糕点铺、饽饽房都有蜜供业务,但最好的是南药王庙的蜜供,因在庙中生产加工,被认为可以祭祖敬佛。 南药王庙在农历四月廿八日及朔、望的庙会十分热闹,并带动了当地商业,形成了小市。日伪时期,百业凋零,药王庙的蜜供局也不见了,戏楼也没有了堂会,为维持庙内道士生活,道士们将庙后改为停灵之处。在日寇占领北京期间,暂厝在庙内的棺柩无法外迁,致使臭气熏天,附近居民深受其苦。1949年后,政府将庙内棺材彻底清除,对寺庙加以修葺,列为文保单位,并改为办学之处。 崇外地区曾有许多庙宇,遗憾的是形制、规模能保留至今的不多。白桥大街的隆安寺形制及一些碑刻依然存在,据载:“隆安寺在花儿市东南,明天顺年间废刹也。万历乙酉,蜀僧翠林募修,结净土社堂,僧徒念佛。岁元旦设果饵享佛,盘千数,名曰千盘会。”隆安寺“创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在上世纪20年代北京寺庙登记中,称隆安寺“建于明,清光绪二十六年重修,属私建。本庙面积十亩余,殿房一百五十间,附属土地三十一庙。”到了清末,隆安寺日益衰败,没有了“千盘会”盛况,并成为制造佛香的作坊,庙内有六十多间房成了停灵柩房,庙后设了墓地坟场,成为“丛葬之所”。1949年后,隆安寺得到修葺,并成为科技少年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