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健康

旗下栏目: 国医

1793年,京城大疫,这位清代名中医挺身而出……

健康 | 发布时间:2020-06-17 | 人气: | #评论#
摘要: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20-02-17 07:52:48 1793年,京城大疫。此时,一位中医人挺身而出,救治了很多危重病人。6年后,他著成《温病条辨》一书,成为后世中医温病理论与实践之大家。他究竟是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2020-02-17 07:52:48

1793年,京城大疫。此时,一位中医人挺身而出,救治了很多危重病人。6年后,他著成《温病条辨》一书,成为后世中医温病理论与实践之大家。他究竟是谁呢?他的故事对当前的疫情又有哪些启发意义呢?

清代乾隆、嘉庆期间(1786—1820),这一期间瘟疫的流行相对于整个清朝来说,是次数比较少的时期,85年间共记载疫病发生8次。1793年这次并不特殊,但特殊的是,通过文献可知,这一年,一位温病学大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就是清代医家吴鞠通。

小百科

温病和瘟疫均属于中医温热类疾病,具有病邪从口鼻而入,但发热,不恶寒,传变迅速,易耗津液之特征。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一般认为,温病含义宽泛,包括瘟疫,而瘟疫则是指温病中发病、传变更为迅速,传染性更为强烈,病情更加危重凶险,死亡率更高。

吴鞠通(1758—1836),江苏淮安人,清代杰出的温病学家。出身书香门第,本习儒业,19岁时因父病不治,死于庸医之手,认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于天地间”,愤然激发学医之念。后来受到张仲景“外逐荣势,内忘生命”之启发,慨然放弃科举,为父守孝期间便购置医书,朝夕诵读。23岁时,又因侄儿巧官罹患温病,死于庸医之方,更加激发了从医之志,并重点研究温病。

1783年,吴鞠通在北京检校《四库全书》,得见明代医家吴又可的《温疫论》,认为其“议论宏阔,发前人所未发”,专心学习,受到很大的启发;随后又研读晋唐以来各家学说,受益匪浅。吴鞠通深入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典籍,并涉猎群书,阅读《易经》《诗经》《周礼》《礼记》等儒家经典。当时一些人喜爱简便浅近之书,甚至只读《药性赋》《汤头歌诀》等,便开方治病,自矜己德。吴鞠通严厉批评其“不读古书,安于小就,得少便足,囿于见闻”的恶习,斥责此为医家之“大病”。

据史料记载,1793年京城温疫大行。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也提到了这次瘟疫:“乾隆癸丑春夏间,京中多疫。以张景岳、吴又可之法治之,十死八九,不甚验。”患者因有些医治不当,死亡很多。

一位27岁的史姓妇人,怀孕7个月了,不巧染了瘟疫。第一位医生用了发散风寒的药,病情却加重。第二位医生看散寒没有用,就做出了热证的判断,用了大量龙胆草、芦荟等苦寒、泄肝火的药物。患者服用后出现了胎动不安等症状。正当大家束手无策之时,有人请来了吴鞠通。

吴鞠通上门的时候,只见患者倚在床上、表情烦躁、身体虚弱。吴鞠通开始观察舌象,患者舌苔是正黄色,黄苔烂去半边(正常人应该是薄白苔,舌质淡红),脉象洪数兼浮,眼睛外凸,如蚕豆大。

吴鞠通诊断是“邪热内盛、气血两燔”。可是,第二位医生用“龙胆草、芦荟”清热怎么没用呢?原来,这两味药过于苦寒,且性燥,苦燥则伤津,会进一步损伤患者的“津液”。这时,应该用一些甘寒、濡润、清热生津之品,才适合患者。

小链接

现在有些中医受西医思维方式的影响,盲目地将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等清热类成药,或将“黄连、黄芩、连翘、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等大寒的中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认为这样就可以“抗病毒”。其实,这就抛开了中医辨证论治,违背了传统中医的思维方法。不但难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能还会造成苦寒伤胃,延误病情。

吴鞠通针对这个复杂病情,开出的方子是:生石膏四两、知母一两、炙甘草四钱、犀角六钱、粳米一撮、细生地六钱、麦冬五钱。

此妇人服药一天后,胎儿的烦躁就好转了,本人也精神了些。

四天后,吴鞠通复诊,患者有了新情况,大便不通、小便只有几滴、舌头由黄变黑,嘴唇严重干裂。

表面上情况像是严重了,可是在温病学家看来这是透邪外出的表现,这时候只要再给邪气找到出路就好了。

吴鞠通接着用的是“泻下法”。这一来家属就担心了,毕竟有七个月身孕,伤到胎儿如何是好?吴鞠通安抚家属,这样用药是有依据的,《黄帝内经》曾有“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记载。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