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在4月底,有车主提车后拆解发现,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下的内部结构与普通版几乎一模一样,只多了一个支撑的塑料板。所谓的“双风道高效导流”碳纤维开孔,无法有效引导空气至刹车系统,也未能产生下压力。有博主用鼓风机对着挖孔机盖吹风,盖在上面的纸巾毫无反应。 刘先生向红星资本局指出,小米汽车在5月7日声明中修改了对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功能说明,把问题说成只是“表达不清晰”,这是在与车主们玩文字游戏,功能件变成装饰件,这就是虚假宣传。 刘先生称,希望小米官方组织一个问答会,积极处理问题,而不是价值2000元的2万积分。“现在已经承认货不对版,为什么不让消费者重新定车或退车?那两个孔就是个装饰,还能装到SU7Pro上。”
疑似多名小米SU7 Ultra车主发布的视频联合声明 值得一提的是,5月10日,雷军通过个人微博公开回应近期状态,表示“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并透露曾因情绪低落取消会议、暂停出差及社交媒体互动。“原来雷军没参加(5月7日)那个公告的会议,‘表达不够清晰’肯定不是他说的,希望他重新发个公告(解决问题)。”刘先生称。 律师:车主可针对前舱盖主张“退一赔三” 很多消费者认为,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挖孔机盖的实际功能与宣传不符,涉嫌虚假宣传。 对此,北京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威表示:“虚假宣传行为的认定标准主要在于经营者是否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服务的关键信息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里的“虚假宣传”指的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导致消费者和用户对其商品或服务产生误解,进而促成交易,赢得市场,获取利益的行为。虚假宣传行为通常涉及经营者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关键信息的夸大或歪曲。 “在判断是否为虚假宣传时,需要综合考虑广告或宣传的整体效果,以及消费者可能产生的合理理解。如果广告或宣传中的信息足以使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产生误解,并因此作出购买决策,那么这种宣传就很可能被认定为虚假宣传。”
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价格是4.2万
广东华商(扬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栋表示:“小米汽车如果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对于因为4.2万元挖孔前舱盖导致的误导消费,补偿方案应该覆盖功能溢价的损失,车主可以针对前舱盖主张‘退一赔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