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专题

旗下栏目: 专题 地市 县域 乡情

挺进深海深地深空 “十四五”期间“三深”领域交出亮眼成绩单

专题 | 发布时间:2025-10-15 | 人气: | #评论#
摘要: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北京 在人类探索自然的征途上 深海、深地、深空 一度是三大空白地带 十四五期间 我国在这三个领域 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01 向海图强 从认识深海到利用深海 十四五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北京

在人类探索自然的征途上

 

深海、深地、深空

一度是三大空白地带

“十四五”期间

我国在这三个领域

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01

向海图强

从“认识深海”到“利用深海”

“十四五”期间,中国从“认识深海”到“利用深海”,一步步向着“海洋强国”建设迈进。

1

万米海底 “奋斗者”号突破认知边界

不久前,“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西北部深达9533米的海沟中,发现了一个绵延2500公里的巨大“生命绿洲”。五年来,从南海海沟到太平洋洋底,“奋斗者”号带着科研团队,勘测足迹覆盖全球多个关键深海区域,为我国探索深海、利用深海打下坚实基础。

2

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油气产量创新高

在深海开发中,能源开发的表现尤其突出。前不久,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流花油田”,油气产量再创新高。

总台记者 何俊儒:我现在在位于深圳东南240公里的流花油田,这里高峰时期一天就能产出1.38万吨原油,到现在为止,这里已经累计贡献了超3800万吨的原油,占据了我国整个深水原油产量的95%以上——可以说,这里就是中国名副其实的“深水油气粮仓”。

3

深海油气成我国能源供应重要“补给站”

五年来,中国海油国内原油产量增长至5861万吨,国内海上原油增产量超1600万吨,占全国原油总增量的比例超过七成,深海油气已成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补给站”。而这些不断突破的背后,是我国深海装备的越来越硬核。

4

从渤海到南海 海洋“新装备”集体亮相

  • 在渤海,垦利6-1亿吨级大油田上部组块完成安装,成为我国海上智能无人井口平台数量最多的开发项目;
  • 在珠江口盆地,我国首个深海二氧化碳封存项目已经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我国的碳减排目标提供了新的途径;
  • 在北部湾海域,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水下机器人“七功能机械手”成功投用,为深海智能化作业提供技术支撑;
  • 在海南海域,我国自主建造的亚洲首艘大型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正持续开展海底地层结构的三维测绘工作。

未来的深海不只是“资源库”,更是科技突破、绿色发展的“新战场”。

02

深地突破

成功钻至地下10910米

您听过来自地下万米的声音吗?如今,我国的钻机已经挺进到地下一万多米。一万多米的地下,究竟是什么样子?

要获取这些来自万米地下的岩石画面,离不开我国自主研制的深地探测三利器:钻头、钻机和导向系统。五年来,这些新装备的应用,不断压缩着中国深地钻探时间表。

  • 从地下7000米突破至8000米,我国用了29年;
责任编辑:网络

上一篇:钧正平评为人民服务标语遭破坏

下一篇:没有了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