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的直升机飞越天安门上空,观礼台上,置身于飞机轰鸣声和人群欢呼声中的加蓬媒体人玛利亚·姆比纳感受越发鲜明:“中国是一个倡导和平的国家,正在致力于与各国携手,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平、共同发展的世界。” 一位外国政要在出席纪念活动后,于社交媒体平台发文感慨,这场盛大仪式提醒人们,永远也不能把和平与繁荣视为理所当然,必须铭记历史教训、着眼未来发展。 “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明底蕴。 这底蕴,根植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对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和传承。和平发展道路饱含着中华文明“以和为贵”的内在基因,彰显了中华文明“和合共生”的价值追求。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观众拍摄空中护旗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人类生活在同一星球,应当同舟共济、和睦相处”“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中国古人讲‘同舟共济’,现在国际社会则需要‘同球共济’”…… 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党大国领袖和世界级领袖的深邃思考、全球视野、宏阔胸襟和天下情怀,鲜明指出国际社会应携手应对共同挑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这是2025年9月1日拍摄的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外的花坛。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在纪念大会的两天之前,一场同样举世瞩目的中国主场外交在渤海之滨举行。9月1日,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会场中央,各方代表所坐的桌椅围成一个巨大的圆,蕴含和融万方、合作共赢的美好寓意。 正是在这里,面对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的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全球治理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共建“一带一路”等重要理念倡议一道,丰富和发展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在渴望稳定性和方向感的当今世界,生动展现领导力、提供确定性,为引领全球治理变革高扬起思想旗帜。 中国力量每增长一分,世界和平发展的希望就增加一分,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共同感受。 和平发展,从历史中汲取的深厚智慧;命运与共,向世界展现的时代担当。 同舟共济、和睦相处,人类社会就能携手迈向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光明未来。
美好未来,在为民造福中开创 抗战时期,外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来到延安,这里的所见所闻让他深有感触,“第八路军”四个字在广大农村“已成为一个神奇的符号”,百姓见到八路军“如同见到自家亲人一样”…… 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引领,军民团结一心,以血肉之躯筑钢铁长城,聚涓滴之力成抗战洪流。 历史的印记从未褪色,真理在时间的淘洗中愈发清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这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彰显世界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鲜明而坚定的人民立场。 从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到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拥有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