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的看,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今冬明春采暖季用煤需求是有保障的,煤炭供应水平能够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六、近期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这对我国冬季天然气保障供应带来哪些影响?如何更好地保障供暖季民生用气需求? 答:今年以来,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中国是天然气进口大国,国际气价上涨客观上会抬高我们进口使用天然气的成本。得益于这几年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持之以恒扎实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国内增储上产,加强进口统筹协调,加快提升储气能力,国际气价上涨对我们的影响总体是可控的。特别是我国对居民用气实行基准门站价格管理,国际气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等民生用气影响可控制到最低限度。针对今冬明春国际国内天然气市场形势,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和企业,及早采取措施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一是冬季保供气源有明显增加。组织上游供气企业大力推进国内增储上产,前8个月国内生产天然气136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8%,供暖季期间将继续保持安全高负荷生产。指导企业及早安排采购现货LNG资源,保持管道气进口稳定。截至目前,已提前锁定冬季保供资源1744亿立方米,做好今冬天然气保供工作我们是有底气的。 二是实现了中长期合同全覆盖。组织上游供气企业和各地全面签订全年和供暖季合同,绝大多数省区市签订合同量都比上年实际消费量有一定增长,为保障供暖季高峰期天然气供需关系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供暖季期间,我们将督促各方严格按照合同保障供用气,维护好供用气秩序。 三是调峰保供能力明显增强。今年入冬前全国可形成储气量超过270亿立方米,比上年进一步提升,冬季高峰期每天可动用储气超过2亿立方米。同时,准备了一定规模的应急储气量,确保应急调峰需要。坚持底线思维,指导地方和企业更新完善了3亿立方米/天的可中断非居民用户清单,制定了分级压减预案,做到随时可用,确保居民生活、供暖等民生用气需要。确需实施有序用气的地方,也要坚决做到“压非保民”“限气不关阀”。 四是对民生用气加强重点保障。对民生用气全部纳入合同保障范围,落实保障供用气责任。协调上游供气企业对北方清洁取暖重点地区在气源保障上给予倾斜支持。冬季高峰期,对个别地区、部分时段出现供应偏紧情况,将及时加强调度,确保民生等重点用气需要。 (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