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车”事故是指,在斜坡道上,一旦牵引装置失效,车辆在自重力作用下冲入井下的情况。该企业并没有按照规定设置“一坡三挡”,若跑车事故发生,斜井内行人没有任何安全保障。 暗访现场隐患② 多处独头采矿难以保障矿工逃生 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边。暗访组调查还发现,在一条巷道的尽头,暗访组发现此处并没有向地表联通的安全出口。 根据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每个生产水平或中段至少应该有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应同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若未达到此要求,则为“独头采矿”,裴文田表示,这属于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 据专家王超群介绍,此要求是为了矿工在井下任何地方作业时,都有一条最便捷的安全出口,若巷道为独头,发生事故时,井下作业人员难以安全撤出。 暗访组不仅发现该地下矿山多处涉嫌独头采矿,还在矿井中发现一条被企业自行封堵的巷道。裴文田分析,此处应该是最近才被堵上的。 “为什么把这里封起来?采了多少矿?采了多久?现状图上有标注吗?”面对裴文田的再三追问,企业安全科科长再次语塞。 依据应急管理部印发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解读》:生产矿山在6个月内没有根据矿山实际情况的变化,更新相关图纸,造成现状图纸与实际严重不符合即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据介绍,如果现状与图纸不一致,一旦发生事故,救援队伍将无法按照现状图施救,增大了救援难度。 暗访现场隐患③ 与事故赛跑的“最后防线”却无法启用
02:32
暗访组在金山矿业发现的问题并非孤例。 5月10日,暗访组一行来到河北恒辉矿业有限公司恒辉铁矿,该企业系设计生产规模80万吨/年的中型地下矿山。目前,恒辉铁矿是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仍在正常开采的铁矿。 “水多”,是南都记者随暗访组进入矿井最深刻的印象。沿着地下矿山的竖井下降300米左右,不停有水珠滴落;井下巷道中,不少路面十分泥泞,水流常常可见。 ![]() 矿井下的积水。南都见习记者 王森 摄 据了解,受地质条件影响,这些积水难以避免。但也说明,矿工们是在富含地下水的地层中作业。这意味着矿工们需要随时警惕凶险的“洪水猛兽”。 来到井下,裴文田第一个检查的就是要求企业启动防水门,目的是检查其是否能正常运作。然而,企业用于运输材料的轨道高于防水门底板,需拆除后才能关闭防水门。拆除轨道并非易事,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近十名工人手持各类工具奋力作业,十几分钟后,他们才合力将铁轨抬走。 ![]() 矿工正在拆除轨道。南都见习记者 王森 摄 暗访组专家袁群地介绍,恒辉铁矿是典型的大水矿山,矿山中央水泵房是保障安全的“心脏命脉”。矿区若突发涌水,中央水泵房可将水排出,这一过程就需要防水门的保障。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中也明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应在关键巷道内设置防水门,防止水泵房、中央变电所和竖井等井下关键设施被淹,且防水门应设置在岩石稳固的地点,由专人管理,定期维修,确保可以随时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