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人文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专题

旗下栏目: 专题 地市 县域 乡情

“互联网+医疗”相关产业被市场寄予厚望

专题 | 发布时间:2020-03-02 | 人气: | #评论#
摘要:中国经济时报2020-02-27 00:01:22 战疫当前看六稳(4) 本报记者 吕红星 此次疫情暴露出生物医药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平衡。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卢清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经济时报 2020-02-27 00:01:22

战疫当前看“六稳”(4) 本报记者 吕红星

“此次疫情暴露出生物医药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平衡。”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卢清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毫无保留地直指问题所在。

疫情暴露生物医药等领域存短板

卢清君表示,虽然我国很快地分离和鉴定了病原体,但后续的生物制药研发能力不足,生物制药产品转化不够;医疗机构中掌握生物治疗技术的团队能力不足,人才结构和培养机制不合理,应对疫情专业人力资源不足。在他看来,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不足。

第一,产业方面,缺乏一批引导性的生物制药技术转化机制和平台。生物制剂、原研药、生物技术、配套设备研发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存在很多瓶颈问题,需要通过示范模型探索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第二,应对急性传染病等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储备不足,包括药品、耗材、防护用品。虽然平时可以减少库存成本,一旦遇到突发重大事件,全国处于应急状态,在线配送、物流等系统都会出现“失灵”的现象,储备能力不足是武汉及湖北地区防控疫情的重大矛盾。

第三,设备方面,在应对分级诊疗的新业态中,缺乏有效分级装备和有效共享,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必要的诊断设备;设备管理和物联网信息互通能力不足,国家统一调配过程中缺乏设备调配信息。

工业互联网被寄予厚望

2月2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此次疫情会加速工业互联网发展,会带来大量投资,就像2003年非典一样,非典加速了电商的发展,此次疫情毫无疑问也会加速工业互联网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这些新型基础设施驱动下,传统行业和传统基础设施也会向智能化加速转型。此次疫情期间,5G在智慧医疗、公共出行、生活娱乐、生产办公等领域已经有了大量应用。如基于5G的远程医疗、机器人查房等医疗应用大大减少肺炎感染风险;基于5G的红外测温应用、远程视频监控快速筛查公共场所疫情隐患;基于5G的无人配送物流等。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些应用快速落地。

工业互联网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数据资源和开发者生态,在应急响应过程中有效支撑了政府和企业对于应用快速开发部署、供需对接和资源配置的需求;以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协作平台工具,支持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等。

在李广乾看来,虽然2003年的非典使电商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电商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还是有不同:工业互联网需要较大投资,对硬件、软件的要求较高,目前一般企业难以承担;工业互联网涉及很多领域,而每个领域需要的技术不一样,而电商基本上依靠通用技术支撑。“此次疫情会把建设工业互联网的紧迫性提前,并会迅速落实。”

助推“互联网+医疗”行业需求

受疫情影响,试剂、药品、疫苗、医疗设备、工业互联网等行业备受关注,“互联网+医疗”也逐渐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互联网+医疗”将患者等待急救的时间缩短,随着我国步入5G商用时代,“互联网+医疗”将如虎添翼。

5G技术综合了信息互联、边缘智能等技术,有望为医院管理者获知全面立体的运营状况提供技术支撑,在医疗资源投入、科室人员安排、医疗质量和安全防护、药品调配等方面有能力做到准确筹划、科学安排。互联网赋能传统医疗是智能化、资源共享、效率提升,互联网连接了医疗行业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需要更多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融合应用。

“‘互联网+医疗’的核心是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健康指导。尤其在新冠肺炎的诊疗上,专家远程指导可以减少病人的异地流动,可以为医院救治患者发挥重大作用。”卢清君表示。

目前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已逐步成形,在线挂号及问诊企业已从流量争夺进入到了医疗资源扩张的比拼阶段。据前瞻测算,2018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1亿元,同比增长51.08%。

卢清君表示,“互联网+医疗”是国家战略发展的一项国策,是综合医改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国家综合医改中,确立了‘互联网+医疗’的新型生产关系,必定为新一轮医疗生产力的提升带来无限动力。‘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将成为新一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人文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