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科学防控:关键在于隔离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已经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关键在于隔离传染源并切断传播途径,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是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是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甲类是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目前武汉市已经加强对进出人员的管控,在公共场所大量设置体温检测点、发放宣传手册及口罩,抽查私家车上的活禽、野生动物等,对于隔离传染源有积极作用。 WHO倡导传染病监测模式关口前移。由于75%以上的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世界粮农组织等机构早前提出了 “one health”理念,将传染病监测对象前移至动物从业人员等高危人群,通过日常监测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源头上做好防控。 对于紧缺的口罩等防护用品要加大保障力度。此外,今后需进一步倡导民众健康的饮食文化,减少食用野生动物,普及野生动物相关的防疫常识,强化民众的安全意识。 3.4 群防群控:避免外出、勤通风洗手 综合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WHO及湖北省卫生计生宣教中心的意见,以下八项措施可预防武汉新型冠状病毒。 一是尽可能不去武汉,避免接触人流量大的地方,避免跟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的人士近距离接触; 二是外出应佩戴口罩,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N90口罩及N95口罩均可,但应避免重复使用。研究表明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与N95口罩对预防传染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无显著差别,这是因为病毒飞沫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2.5μm,而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就已达到 0.3μm,已经足够; 三是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洗鼻,如有持续发热不退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四是勤洗手、多通风,香皂和水洗手务必揉搓时间在40-60秒以上,酒精免洗液洗手在20-30秒,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五是在咳嗽和打喷嚏时,要使用纸巾等捂住鼻子和嘴; 六是肉、蛋类食物要彻底煮熟后食用; 七是避免跟野生或农场动物无防护接触; 八是合理锻炼身体、保持均衡的膳食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 灭活病毒方法。根据已有的冠状病毒研究资料,56℃保持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冠状病毒。但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冠状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吸烟、室内煮醋、抗生素、奥司他韦、利巴韦林并不能预防或对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而板蓝根的抗病毒作用尚未有定论,维生素C只能起到辅助补充营养的作用。 3.5 诊治:无特效药,对症治疗为主 及时诊治。基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武汉同济及武汉协和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核酸检测确定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药物方面,目前尚无经过严格验证的特效药物,因此以对症治疗为主。仅有阿比多尔有一定的抑制冠状病毒的作用,但存在临床证据等级不足的问题,尚需要进一步验证其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