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人文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专题

旗下栏目: 专题 地市 县域 乡情

氢弹之父去世仅3天 中科院又一国宝级院士逝世

专题 | 发布时间:2019-01-22 | 人气: | #评论#
摘要:中国青年报 我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去世3天后,噩耗再次传来,又一位为我国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国宝级科学家离世。 据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1月19日消息: 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
中国青年报
 

我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去世3天后,噩耗再次传来,又一位为我国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国宝级科学家离世。

据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1月19日消息:

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敬魁,因病送医抢救无效逝世,享年87岁。

梁敬魁先生1931年4月28日生于福建福州,195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60年2月在苏联科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归国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梁敬魁先生长期在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交叉前沿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研制出属首创核试验测温装置,在多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和相图测定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性成果,并成功地应用于新材料探索,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主要奠基人,梁敬魁先生著述等身,桃李满天下。

梁敬魁先生曾获得众多荣誉和奖励,包括中科院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梁敬魁一生低调耕耘

却值得每一个人

记住他的名字!

打造中国工业基础的科学家

1931年出生在中国战乱的年代,祖辈务农的梁敬魁院士从小苦读。新中国解放前,梁敬魁靠着父亲单位的奖学金,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

新中国成立后,梁敬魁院士1955年7月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由于成绩出色,被选派到前苏联留学,1960年2月在苏联科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在苏联冶金研究所研究金属合金热化学和晶体化学。

学成回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新中国当时薄弱的工业基础奠定了科研基础。

尤其是在材料晶体领域,他在多晶X射线晶体学方面属于领域专家,他长期在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三个学科的交叉领域方面从事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无机功能材料(包括高锝超导材料、电光、非线性光学材料、快离子导体材料、稀土磁性和贮氢材料)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的前沿课题和应用基础课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梁敬魁院士

有了材料学科的基础科研进展,才有了中国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的前提。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晶体结构化学家梁敬魁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科学研究的态度。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人文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