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每隔一段时间,胶囊们还可以拆散重拼一次,这样住户们就能得以享受到不同的采光、通风环境,还能眺望变换的城景。 如此这般的公平使用和集体共生,说是“乌托邦”也不为过。
透过一模一样的圆形洞口,可以窥见千百种不同的生活。 建成至今,中银胶囊塔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国各个年龄层的人,其中不乏建筑师、设计师和电影制片人等。除了住宿,不同的房间还被用作工作间、办公室,经历了丰富的创意型改造。
© 中银胶囊塔建筑保护与再生计划 2018 年开始,胶囊塔推出了月租计划,更有多达两百人得以体验一个月的胶囊生活。 其中与MUJI合作的房型最为火爆,其月租为1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7000元左右,里面的装潢和家具皆由MUJI设计。
© 中银胶囊塔建筑保护与再生计划 趴在圆窗边望,可以得见东京街头熙熙攘攘的人潮。 即便是10平米的小窝,已经足够庇护繁华都市里的沧海一粟。
© 中银胶囊塔建筑保护与再生计划 02 “未来”还未来 在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上,黑川纪章已经显露出了规划未来的雄图伟略。 当时,他第一次提出了“胶囊屋”的概念,表示,自己看到的未来,是个人对于自由流动的追寻。 胶囊塔背后的中银地产,正是看到了他在世博会上的惊人创造,决定邀请他来设计一座跨越时代的公寓。
黑川纪章为1970年大阪世博会设计的展馆之一 然而,历史并没有按黑川纪章想象中的走。 中银胶囊塔自建成已有近五十年,没有一个胶囊被更换。并且,由于管理不善,老化的管道影响了热水使用,破损的墙体也带来了石棉污染,不少废弃的胶囊内甚至布满霉斑。 尽管前些年胶囊塔展开了拍摄租借、民宿出租等业务,最终还是难以为继,在今年,彻底失去了生命力。
不过,即便客观上这栋楼不再适合居住了,它也没有悄无声息地淡出视线,反而得到了不少来自民众和名流的惋惜。 2014年,胶囊塔的住户前田先生发起了一项“再生计划”。此前,计划主要通过导览服务,月度出租等试图让大楼重返生机,如今则希望能尽量多地购买并保留胶囊,将它们捐赠给博物馆,或者改造成新的居住空间。 再生计划的最新众筹将在月底结束,目前已筹集了超过500万日元,是目标金额的5倍。 同为黑川纪章作品的埼玉县立近代美术馆,已经有幸获得了一个胶囊展品。著名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也表示了兴趣,但因为暂无可用胶囊,仍在排队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