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伊消得人憔悴
那时的余秋雨虽然已经在上海戏剧学院授课,多次在国内的文坛上获得大奖,但并不能为这个生活上有些惨淡的小家庭,带来物质上的改变。 为了能够给余秋雨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能够让这个小家生活上有些许的改变,李红选择了进入一家小工厂打工。 当改革开放的风在华夏大地上绽放出一朵朵鲜花的时候,李红也按捺不住那颗想要赚钱的心。她把余秋雨一个人留在了上海,只身一个人去了南方打工。毕竟,在那里她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即便是相隔千里,李红还是把心思都放在了,她深爱着的那个人的身上。虽说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钱的工资,但每当发了工资,她仅仅留下几十块钱的生活费,能够勉强地吃上顿饱饭,剩下的都寄给了还在上海的余秋雨。 她对他爱的深沉,所以她对自己是苛刻的,她对他爱的刻骨铭心,所以她对他是宽容的。李红始终佩服余秋雨的才华,她相信自己的爱人终究会有一天,在他挚爱的文学世界里大放异彩,会成为万人瞩目的文坛巨匠。 李红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余秋雨可以心无旁骛地进行自己的创作。灵感与才华碰撞的片刻,让他写出了不少自己得意的文章和著作。也正是在李红心甘情愿的陪伴下,余秋雨直接跨过了副教授的角色,成为当时上海戏剧学院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事业上平步青云的他,理想也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屡次获得各种大奖,受到当时文坛的一致好评。 90年代初期,在李红的照顾之下,这个家庭算是稳定了下来,苦寒的岁月渐渐离他们远去。余秋雨终于可以毫不留恋地辞掉了在学校的所有职务,将所有的心思都诉诸在自己喜爱的创作中去。 92年一部《文化苦旅》卓然问世,引起了文坛上的轰动,余秋雨终于扬名天下。 03无可奈何花落去 还在工厂里打工的李红,得知余秋雨获奖之后,心情比他还要激动,她满怀着喜悦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在路上,她曾憧憬过夫妻两人见面时的画面,是相拥而泣,还是拍手欢呼。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李红是激动的,余秋雨则是淡然的。 李红回到了家中,想着终于不用再过这种异地而居的生活,他们的感情终究是会回来的。然而这一次的归来,却成为了她心中永远的伤痛。在一次,给丈夫整理文稿的时候,李红偶然间发现了一封充满爱意的情书。 这份情书上的字是她所熟悉的,正是余秋雨的笔记,然而收信的人并不是她,而是她从未见过的一个姑娘。李红一时间有些失落,也有些伤感,原来他们的感情如此的脆弱,她带着刚刚懂事的女儿离开了。 她曾想过,余秋雨对她还是有一丝眷恋的,还是有着一丝情感的。十几年的相伴总还有着多少的牵绊,毕竟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