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关键要害处下功夫,推进融合发展、移动优先,回答好“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问题 一是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传统媒体时代,一场重要活动报道,写几条文字稿,拍几张照片、几段视频,纸媒、电视就够用了;融合发展初期,将文字、照片、视频放在一起播发,就是融合了;而现在,我们不仅要多拍照片、多拍视频,还要根据不同受众需求,制作适配不同终端,尤其是移动终端的文字、动图、短视频、轻应用、表情包等,甚至还要与受众互动,根据互动内容进行二次传播,拓展的内容、使用的形式、产生的效果都比过去大了几个量级。2018年下半年,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华社推出《父亲·我们·时代》《留声40年:那些改变你我的故事》《时代记忆通讯社》《我梦想,我奋斗,我奔向》等一大批创意十足、浏览量过亿的融媒体产品,充分体现新媒体时代个性化生产、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的要求。 以“留声40年”为例,作为新华社推出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融媒体报道,“留声40年”从最微观视角出发,以大众最熟悉的“音乐”为切入点,以1978年—2018年四十年来不同时代音乐为主线,通过“音乐影像展”、六个时代金曲为主题的沉浸式场景车厢形式,将征集的受众感言融于其中,生动、丰富、立体再现了四十年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具有“以声见大”的时代高度。“留声40年”报道中不少内容的作者并非新华社记者,而是参与线上互动的网民,他们生产了1.7万条、20余万字的内容。这些UGC(用户生产内容)经过二次加工后形成的报道,在新华社微信公号播发后,10多分钟阅读量就超过10万。“留声40年”网上传播总量超过1.8亿。PGC(专业生产内容)和UGC的交互,产生了神奇的效果。 二是解决好体制机制问题。体制机制问题不突破,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融合。理顺适应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新华社今年的一项重大改革。要通过改革,彻底破除制约融合发展的障碍:建设集中统一、融会贯通、高效共享、安全可靠的基础数据库,全面整合新闻信息资源,为融合发展和业务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加快构建适应全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传播要求的通讯社业务架构,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业务布局;深化供稿线路改革,升级改造新媒体专线、短视频专线,构建新型供稿体系;优化新闻产品生产机制,实行源头端全媒体采集、新媒体优先发布、社级新媒体主账号集中运营,提高一体化、集约化水平。新华社将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使具有通讯社特色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更加高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实现突破性进展。 三是解决好产品生产问题。融合发展的成效,归根到底要靠内容产品检验。近年来,我们推动内容、技术、渠道等全方位、全链条融合,加大产品供给,取得重要突破。 常态化运行的全媒体栏目“新华全媒头条”,年均发稿300多组,新华社两微一端平均点击超300万、传统媒体刊播平均超300家,2017年成为首个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融媒体栏目。2018年以来推出浏览量过千万的融媒体产品100多个,其中过亿产品50多个,实现权威优质内容与先进传播手段有机融合,在网上营造出正面舆论强势。 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是新媒体发展大势。我们加大视频业务布局力度,探索通过市场化资本化手段,聚合社内外视频资源,逐步实现“线端一体”,不断提高原创视频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做大做强“现场云”移动直播平台,向媒体用户提供智能化工具和平台化服务。目前,“现场云”入驻机构用户超过3000家,日均发起直播379场,累计发布短视频36万多条,是国内最大的原创直播新闻在线生产平台,有效服务全国媒体融合发展。 四是解决好技术引领问题。先进技术是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异军突起,新闻生产传播模式正在重塑。 2018年12月27日,新华社“媒体大脑·MAGIC”智能化视频生产平台正式发布,这是人工智能技术首次在媒体领域集成化、产品化、商业化应用,对媒体智能化具有标志性意义。2018年11月,新华社发布全球第一个“AI合成主播”,运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提取真人主播的声音、唇形、表情动作等特征,运用多项机器深度学习和合成技术,“克隆”出与真人主播拥有同样播报能力的“分身”,呈现出与真人相同的播报效果。这不仅在全球AI领域实现创新和突破,也在新闻领域开创了实时音视频与AI真人形象合成的先河。近期,拥有世界一流先进技术装备的媒体创意工场在新华网正式运行,为打造优质内容产品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与此同时,加快打造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人机协作为特征,以大幅度提高生产传播效率为重点的智能化编辑部,全面推进智能技术应用,实现策划、采集、编辑、供稿、传播一体化指挥、多环节协同、多终端分发,推动技术建设与内容建设深度融合,让先进技术为主流舆论插上翅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