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电影宣传片《啥是佩奇》刷屏朋友圈,因孙子过年想要“佩奇”,老人走遍全村只为知道一个答案,“啥是佩奇?”
看完短片不少网友评论,“看完心里有点难受”、“年度最佳广告”、“想回家过年了”……其实影片能火,核心的情绪还是过年回家的共鸣,是对乡土中国亲情连接的洞察。
节日之王进入新常态?
春节到底有多强势?那就是明明已经给了它7天假期的最高待遇,它还要不依不饶地从登场之前一个月就牵着你的魂勾着你的魄,让你为它鼓掌造势。
它是一年之中当之无愧的“节日之王”,但是,当互联网拉平了世界,春节高高在上的王座还能坐得稳么?
在这场注意力和流量的争夺战中,元旦、春节、圣诞节,是挤在新旧日历交替处距离最近的三个竞争者。因此,抓取了元旦、春节、圣诞三个节日期间,提及节日关键词的热门微博,再对微博互动量(转发评论点赞之和)进行统计。
相比2017年,2018年圣诞、春节热门微博互动量都有了巨大的跌幅,反是元旦的高互动迅速上升。从随机热门微博样本条均互动量来看,2018年春节热门微博条均互动为2683,而2017年这个数字高达7766;从头部账号互动量来看,热度最高的均为明星,2017年明星互动最高在百万级,而2018年仅在数十万级。
圣诞节受宠: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与春节相比,元旦和圣诞都算是小后生。
春节的传统,有人将其追溯到上古腊祭,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圣诞节,是公元3世纪,教皇才定下的耶稣生日,每年都被我们插满flag的元旦,是上个世纪初才被中华民国政府确立为节日的。
后浪拍得太急,围观群众都有点看不下去了。最近几年的圣诞节,登场前都要趟过“要不要过洋节”的口水。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没落真是一种文化式微的表现么?
我们统计了2018年的圣诞节高频关键词,发现除了当之无愧的“圣诞快乐”和“圣诞节”高居榜单前两位外,人们在圣诞节经常提及的还包括“礼物”“圣诞老人”“开心”“平安夜”“晚安”等。所有高频词中并没有任何宗教的身影,满满都是烟火的气息。
梳理从2016年到2018年的春节关键词发现,每年排名前几位的关键词无非是“快乐”“红包”“开心”“安全”“回家”的排列组合。祭祀的本意和驱赶年兽的传说,都不是互联网时代的节日的重要内容。拉平一切的互联网,首先拉平的是节日的原有含义。
从这些关键词分析,外来的和尚并不是念了什么稀奇古怪的经才受到欢迎,土节洋节,让人快乐才是好节,这是检验一个节日好坏的唯一标准。面对中国传统节日盛景不再的局面,着急可以理解,担心文化入侵就是打错了靶子。
与爱人朋友的温馨,好过回家面对“亲戚”
那节日到底要怎么过才能快乐?
2018年圣诞节期间,我们统计了500位网友提及内容,发现近半网友都选择了与爱人共度圣诞。除了会“把任何西方节日都过成情人节”的情侣们,广大单身人士也是要过圣诞的,38%的网友选择与朋友、小伙伴一同度过。
除此之外,看直播和爱豆隔空“云过节”、与同事留守在工作岗位上,甚至是在家看剧打游戏与二次元“老婆老公”一起快乐圣诞,也都是不错的选择。与春节合家欢的传统观点不同,在年轻人群体中,选择了与家人同过圣诞的占比最低,仅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