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某区要求化名的村医高宵说,像针灸、外敷药,很多中成药,无法录入新农合系统,村民又不愿掏钱,"他拿着新农合本来,你说用不用?只能换种药报。" 严格来讲,这些"变通"都是不符合规定的。 高宵告诉澎湃新闻,2019年前当地的"规矩",是"报补款1万,最少要进8000元基本药物"。 村医套保被问责,并不鲜见。据广西新闻网2015年12月报道,钦北区在新农合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并追缴431名村医违纪套取村民新农合补贴达583.7万元。 好在,近年来,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一直在调整。 2018年9月30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发布。据中国政府网文章阐述,相比2012年版目录,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且优化了结构,突出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疾病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等。随后,各地纷纷出台文件落实此目录。 据《河南日报》报道,2019年2月底,《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公立医院机构基本药物采购使用工作的通知》正式发布,取消基层医疗机构采购非基药的限制,建立各级医疗机构统一的药品采购目录。并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使用总金额的比例不低于70%。 报道中,一位来自焦作的乡镇卫生院院长评价说:"这样将改变之前很多患者从大医院转回基层后无药可用的尴尬,进一步推动双向转诊,让分级诊疗真正落地。" 通许县村医郑爽说,新规实施后,她最高兴的事,是上级来检查,"不用慌着把非基本药物藏起来了"。以前,非基本药物是严格要求不能上药架,县里有村医曾被没收过非基本药物。 多名开封市村医说,新目录和新规解决了不少问题,尤其对常年吃药的慢性病村民,很实惠。 "做不了这么多事,承接不住" 针对朱砂镇36名村医"集体请辞",通许县政府办发布的通报,承认县有关部门在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等资金方面存在迟延。7月9日晚,通许县卫健委主任王伟向澎湃新闻表示,延迟是县财政部门资金没到位。目前,"全县所有的,该发的全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