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金融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最高贷9万元!多地农商行推出“养老贷”(2)

金融 | 发布时间:2025-07-11 | 人气: | #评论#
摘要:在董希淼看来,银行推出养老贷产品的争议之处并不在于贷款利率、贷款年限等细节,而在于如何界定该产品的合规性。《个人贷款管理办法》中指出,个

在董希淼看来,银行推出“养老贷”产品的争议之处并不在于贷款利率、贷款年限等细节,而在于如何界定该产品的合规性。《个人贷款管理办法》中指出,个人贷款是指贷款人向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的本外币贷款。

“《个人贷款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个人贷款用途并不完全局限于个人消费和生产经营,但在实践中,除个人住房贷款外,目前仅有个人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两大类个人贷款。”董希淼直言,“从贷款用途来看,‘养老贷’产品性质模糊,资金流入社保、养老领域,是否属于个人消费,存在一定争议。”

“具体到产品风险,可以看到地方人社部门和银行针对客户身故后的资金问题采取了引入商业保险等风险分担机制,且还款资金从养老保险账户中直接扣款,几乎不存在挪用风险,整体而言是对多方有益、有利的创新。”董希淼指出,“现行监管政策应当调整优化,例如对信贷资金用途通过建立负面清单等方式进行柔性监管,给予良性的金融创新更多包容空间。”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德和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白耀华律师认为,湖南、四川等地农商行推广的“养老贷”属于政银合作的金融创新,其合法性需结合社保政策与金融监管规则综合判断。

“从法律可行性而言,一方面要评估业务资质合规性。‘养老贷’实践中可能存在地方人社部门通过合作协议对贷款用途进行限制(如限定用于养老保险缴费),要结合各地政策判断。”白耀华分析道,“另一方面要考量社保政策衔接性,需核实地方社保政策是否允许以贷款资金缴纳养老保险,避免因地方政策差异导致合规风险。”

“对于银行而言,则需重点防范政策合规性、还款能力评估、信息披露义务、关联交易等风险。”白耀华提醒道,“例如,若地方社保政策调整,如补缴政策收紧、养老金计算规则变更等,可能导致贷款资金用途失去预期收益,容易引发群体性纠纷。建议银行建立与社保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动态跟踪政策变化。此外,老年群体对金融产品理解能力较弱,易引发‘以贷养老’的误解,若出现大面积违约可能扩大风险,建议银行合理控制单笔贷款金额并联合社区开展金融适老化教育,强化风险认知。”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