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金融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年报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2)

金融 | 发布时间:2021-07-05 | 人气: | #评论#
摘要:深市方面,非金融类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4444.8亿元,同比增长10.8%,连续三年保持增长。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66家,5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80亿元。

  深市方面,非金融类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4444.8亿元,同比增长10.8%,连续三年保持增长。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66家,5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80亿元。

  “研发投入是观察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更高的研发投入,往往意味着未来更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告诉记者,分析2020年上市公司年报不难发现,大部分行业出现了更明显的供给侧调整,比如传统行业加大了环保、研发投入。同时,伴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力度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新兴产业进一步得到资本市场认可和支持,半导体、生物制药等企业在创新方面有更多投入,有效支撑上市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为市场注入活力

  268家科创板公司整体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

  图像画质更细腻、色彩表现更丰富……今年2月初,央视8K超高清电视试验频道开播,观众在多个城市的户外大屏上就能享受到可媲美专业影院的视听感受。这背后,离不开科创板公司当虹科技提供的重要技术保障。

  “运用我们自主研发的超低压缩感知编码技术,在呈现同样画质效果的同时可减少50%以上的传输带宽成本。”当虹科技董事会秘书谭亚告诉记者,2019年12月在科创板上市,让公司不失时机地搭上了5G发展的快车,2020年营业收入增长近30%。

  “作为小型科创企业,科创板注册制改革加速了我们上市的脚步,让我们获得了超预期的融资金额,推动公司更快实现技术赶超。”谭亚说。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标志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重大改革正式落地。2020年,是科创板正式开板后的首个完整财务年度,年报显示,268家科创板公司整体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实现了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同时,科创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巨大潜能和活力。

  “科创板自成立以来,坚守板块定位,持续推进关键制度创新,加快创新资本的形成和有效循环。”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曾刚表示,通过资本赋能,科创板有效助推科技产业化,成为连接实验室与资本市场的纽带,促进前沿科技孵化落地。同时,科创板创新的交易机制安排和非公开询价转让制度,引导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创投资本有序退出,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长期投资者持续加仓,实现了长期投资者与风险投资人的有序“接力”。

  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科创板产业集聚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在多个科技前沿领域,科创板已汇聚了一批涉及各产业链环节、多应用场景的创新企业,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29家集成电路公司涵盖了上游芯片设计、中游晶圆代工及下游封装测试全产业链,同时兼备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等支撑环节;32家软件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数字产业;22家生物制药公司重点介入癌症、艾滋病、乙肝、丙肝等治疗领域。此外,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光伏产业链、动力电池产业链等均已初显规模。

  与此同时,2020年以来,深交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主板和中小板合并先后平稳落地,形成以主板、创业板为主体的市场格局,结构更简洁、特色更鲜明、定位更清晰。两板合并后,深市主板公司超过1470家,总市值超过23万亿元。工业体系完整,产业配套健全,一批主板公司成长为优质蓝筹和细分行业冠军,发挥着国民经济“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创业板成长为创新创业企业集聚地,超过九成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八成企业拥有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能力,超过六成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的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随着以注册制为代表的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田轩认为,注册制下,“进口端”对公司质量严格把关,“出口端”退市新规压缩了退市周期,明确了退市标准,实现了市场的优胜劣汰。同时,注册制要求承销机构、审计机构、法律合规机构等提升专业能力和素质,并对上市公司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此外,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得到更好发挥,持续性的信息披露要求和更加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标准都可以推动上市公司不断提高发展质量。(记者 赵展慧 吴秋余)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