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题:坚守初心的为民本色——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宗旨篇”新华社记者齐中熙、安蓓、樊曦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回首奋斗路,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奋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在一起,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百年大党,初心不改;征程万里,本色依旧。 立足“两个绝大多数”,追寻初心 又一个7月将至,时间在前行中奏出一个世纪的华彩乐章。 6月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在上海全新开馆。 序厅两旁石墙上,镌刻着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从党成立初始就铭刻于“伟大的开端”。
6月3日,党员在全新开馆的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里重温入党誓词。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从最初仅有50余名党员的组织,到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领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码何在?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173年前,《共产党宣言》用“两个绝大多数”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性质。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能够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阶级局限,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觉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历史重任扛在肩上。 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汲取前进力量—— 西柏坡纪念馆,珍藏着一辆木制独轮小推车,被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制胜“法宝”。 淮海战役中,就是用这一辆辆小推车以及船只、牲畜、挑子,数百万支前群众为解放军运送粮食、弹药,救护伤员……每一个解放军士兵背后,就有9个支援他的乡亲。 “最后的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 小推车承载的是人民的伟力,不仅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还推出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激发创造伟力—— 1979年盛夏,深圳蛇口工业区破土动工,炸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 第一个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工资制度,第一家由企业集团创办的银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改革大潮风起云涌,一代代奋斗者挥洒汗水,蕴藏在亿万人民中的伟力被不断激活、持续迸发。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020年9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 把人心向背作为执政成败得失的标尺—— 从革命战争年代“打土豪、分田地”的政治主张,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后规划“三步走”战略目标,到迈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人民,就是贯穿这部乐章的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