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试问这红尘缠绕的人世间,有几人不憧憬有一场甜蜜的爱情,谁又不想有一场山盟海誓般的轰动。许下那“山无棱、天地合,才改与君绝”的诺言。
然而,当爱情变成婚姻的时候,却又是另外的一个世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似乎成了奢求,留下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争吵。更可恨的是,我还在这里,而你却悄然地离去。留下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的悲伤。
商女无恨弹琵琶、才子多情常怜花。在前妻的哭诉之下,到成了余秋雨真实的写照。
01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熟悉余秋雨的人,大概都是通过他那一部著名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而也是这一部作品的问世,将他推到了中国当代文坛的最高端,成就了他当代散文大师的地位。
然而很多人都不清楚,在这部作品的身上,还依稀残留着另外一个人的痕迹,那就是当年苦苦守候在他身边的前妻李红。
李红,放到如今来看,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名字,但在60多年前,这似乎是极其平常的事。
在大多数人看来,名字只是一个身份的象征,一个人的代号而已,并不像今天让人重视,不需要花钱求人取名,也不需要与所谓的生辰八字、五行相合。
那年,她抱着一颗对舞台炽热的心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然而终究是落榜了。学业上也许是不幸的,但似乎人生却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就是当年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余秋雨。然而从今天来看,这段邂逅依旧是不幸的。
年轻貌美的李红在校园里,一下子被年轻的余秋雨,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中国文人独有的气质所吸引,她相信这就是爱情的感觉。而余秋雨也被这个年轻姑娘的容貌所打动,他相信这就是书中所描绘的红颜佳人。一次的相逢,注定了一段缘分。
余秋雨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十年浩劫中家中遭受了巨变,而他也不过是一个落魄的穷书生。
但李红看到的是他身上的才华,是他特有的气质。李红的父母也是知书达理的人,对于女儿他们没有太多的要求,如果喜欢那就去追求内心里的那份激情。
毕竟,当时的余秋雨太过于落魄了,经济条件很差。父母自然希望李红能够嫁给一个更好的人,至少生活可以轻松一点,但看到女儿的执着,他们同意了这场来自校园里的自由恋爱。
很快李红和余秋雨便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这是1979年,余秋雨33岁。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