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商业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中植系沉沦始末(2)

商业 | 发布时间:2023-08-04 | 人气: | #评论#
摘要:目前,中植企业集团已形成实业+金融双主业模式,逐步发展成为涵盖实体产业、资产管理、金融服务、财富管理等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中植系的危机

目前,中植企业集团已形成“实业+金融”双主业模式,逐步发展成为涵盖实体产业、资产管理、金融服务、财富管理等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中植系的危机

公开资料显示,“中植系”在金融板块,集团战略控股或参股6家持牌金融机构,包括中融信托、中融基金、横琴人寿、恒邦财险、中融汇信期货和天科佳豪典当行;控股或参股5家资产管理公司,包括中海晟融、中植国际、中新融创、中植资本、首拓融盛,业务涵盖不动产管理、困境资产管理、国企混改、并购重组与私募股权投资等;控股或参股4家财富管理公司,分别为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和高晟财富。

2022年1月,“中植系”旗下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四家财富管理公司整合为中植基金,之后恒天明泽更名中植基金,恒天新湖大唐高晟四家共同持股,中植系四张基金销售牌照合一。

财富公司的角色,主要就是面向高净值客户,代销基金、保险等产品。而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中植系依托自己的各品类金融牌照,自己发行的。本质上,财富公司就是中植系给自己开辟的另一个募资通道。

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下,地产行业直接从银行贷款受限,而中融信托等公司却成为地产行业的新的资金通道。资料显示,中融信托房地产业务占比持续增长,2017年至2020年,信托资产投向房地产的占比分别为6.61%、10.99%、17.65%、18%。据悉,恒大、华夏幸福、佳兆业、融创、阳光城、蓝光地产、泰禾、世茂地产均与中融信托存在合作。

然而,随着疫情爆发及三根红线等强监管下,地产行业近年景气度进入谷底,中融信托涉猎的地产业务也开始纷纷爆雷。

2021年,中融信托与华夏幸福相关联的四个集合信托计划 “融昱100号”、“骥达11号”、“享融223号”和“享融287号”相继爆雷,中融信托表示,这4个集合信托计划合计债权本金金额59.84亿元,合计质押华夏幸福因建设园区产生的对各地政府应收账款176.49亿元,整体质押率低于35%。

2022年被曝出展期的与世茂集团相关联的信托包括融沛231号、融筑421号,规模分别有16.55亿元、12亿元,与海伦堡相关联的融沛275号也官宣展期,规模达12亿元。

2022年12月29日,塔牌集团发布公告称,又有1000万元中融信托产品要延期,与知名地产商花样年有关。

2019年末,中融信托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7654.52亿元,截至2022年年中,中融信托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进一步缩水141.7亿元,降至6245.6亿元。

中植系除了中融信托问题重重外,其财富管理公司也是陷入“泥沼”。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恒天财富代销或主动管理的多只私募产品曾出现不同程度的违约问题。除了恒天财富,中植系其他财富管理公司也曾被媒体质疑有违规之嫌。

此前,据证券时报报道,“中植系”旗下大唐、恒天、新湖三家财富公司利用“伪金交所”作为融资通道发行了大量理财产品,资金的募集方其实都是中植集团旗下的几家子公司。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有熟悉中植集团的人士透露,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四家财富管理公司资产规模在7000-8000亿之间,涉及100余万投资者,目前缺口大约有4000亿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恒天财富、新湖财富2022年的净利均“腰斩”。2023年5月,经纬纺机发布2022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恒天财富实现营业收入41.84亿元,同比下降20%;录得净利润3.02亿元,同比下降56%,资产合计51.06亿元,负债合计13.22亿元。新湖财富营业收入为24.48亿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下降44%;资产合计31.01亿元,负债合计5.61亿元。

上半年中植系更是连续甩卖3家上市公司控股权筹措资金,据中植集团向投资人发布的情况汇报,这部分回款将用于向投资人兑付本金与利息。此外,中植集团还出售了手中的煤炭公司和地产项目,等待回款。

有中植前员工在知乎表示:“目前,中融信托已经停止兑付四大销售的资金池产品了。”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