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营业成本: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 4、资产总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5、负债合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6、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7、应收账款:指资产负债表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8、产成品存货: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 9、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单位:%。 10、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单位:元。 11、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100,单位:元。 12、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资产÷累计月数×12×100,单位:元。 13、人均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用工人数÷累计月数×12,单位:万元/人。 14、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总计×100%,单位:%。 15、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360×平均产成品存货÷营业成本×累计月数÷12,单位:天。 16、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360×平均应收账款÷营业收入×累计月数÷12,单位:天。 17、在各表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栏中,标“注”的表示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负数(即亏损)或为0.0亿元;数值为正数的表明利润同比增长;数值在0至-100%之间(不含0)的表明利润同比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00%的表明由上年同期盈利转为本期亏损;数值为0的表明利润与上年持平。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等指标的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报告期数据与上年所公布的同指标数据之间有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计算增速。其主要原因是:(一)根据统计制度,每年定期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范围进行调整。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标准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而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变化。(二)加强统计执法,对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要求的企业进行了清理,对相关基数依规进行了修正。(三)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剔除跨地区、跨行业重复统计数据。 三、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四、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五、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5月份,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需求稳步恢复,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延续恢复态势,利润继续保持增长,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增长。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4%,延续年初以来的增长态势。受投资收益增速回落等短期因素影响,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但从营业收入扣减营业成本计算的毛利润角度看,1—5月份企业毛利润增速比1—4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工业企业效益基本面持续改善。 工业企业营收持续回升。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明显,共同推动企业营收增速回升。1—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增速比1—4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从当月看,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在4月份由降转增的基础上,增速进一步加快0.5个百分点。企业营收持续回升,为盈利恢复提供重要支撑。 近八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1—5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占78.0%,行业增长面比1—4月份扩大2.4个百分点。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16.2%,降幅比1—4月份收窄2.4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增长6.3%,总体保持平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29.5%,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电力行业利润增长35.0%,燃气行业利润增长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