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19)上,观众在京东方展台了解智能镜子(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以持续改革的确定性应对发展中的不确定,拓展增长空间—— 在中国做生意难不难? 不久前,世界银行的最新全球营商环境排名给出了答案:中国以15个名次的跃升,排在全球第31位。 好的营商环境,是涵养一切创新与发展的土壤,背后离不开改革助力。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配备“项目管家”、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开展“清赖行动”专项整治……得益于不断加力的改革,今年以来,沙特阿美、恒大、阿里巴巴等一批商界巨头纷纷布局东北,“投资正过山海关”。 改革不只是放权,更是瞄准体制机制弊端与发展“沉疴”的彻底革命。 “要对标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当前,很多重大改革已经进入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越是繁重,越要把稳方向、突出实效、全力攻坚,通过改革有效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 ……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作出鲜明表态,针对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加快改革步伐。
在乌鲁木齐五一星光夜市,人们排队购买烤羊肉串等美食(5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瞄准企业运行负担重的问题,出台实施约2万亿元规模的减税降费举措;瞄准供给侧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大刀阔斧破除无效供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咬住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系列改革举措加快落地。 “中国正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在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艾哈迈德·赛义德看来,一系列的改革部署,打通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脉,助力中国经济向着中高端水平阔步前进。 以持续开放的坚定姿态保持合作发展的常态,激发更多活力—— “开放”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高频词。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营商环境只会越来越好,为全球跨国公司创造的机遇只会越来越多。” 金秋10月,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的贺信中,再次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坚定扩大开放的立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持续创造机遇的诚意。 1分钟,中国进出口约5700万元;1小时,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近7家;1天,全国对外直接投资3.92亿美元……开放的中国,每一刻都在发生巨大变化。 从出台外商投资法到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从继续降低进口关税到放宽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准入条件,从增设6个自贸试验区到第二届进博会亮出扩大开放五大新举措…… 一年来,中国践行扩大开放承诺,务实举措接连落地,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了就不想走”“在中国,为世界”。 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总规模连续三年下降的背景下,今天的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的热土。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吸引外资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继续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和外资流入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 “过去,我每两年来中国一次,现在每六周来一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哈勒敦·穆巴达拉说,“如果你是投资人,有长期视角,要积极在中国投资。” 大国经济,气象万千。 一个开放的中国,不断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不断为世界发展贡献力量。
拼版照片:左图为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弄顶屯通往学校的水泥路(11月11日无人机拍摄);右图为在弄勇村弄顶屯,孩子们扛着生活用具,爬悬梯去学校(2012年9月3日摄)。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石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是广西极度贫困县之一。从2016年起,大化瑶族自治县在实现“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目标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未通道路自然屯道路建设攻坚战。如今弄勇村已基本实现屯屯通公路。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