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人文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宏观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币圈癫狂三年:给炒币客“扎针”的交易所如今人心惶惶(2)

宏观 | 发布时间:2019-12-02 | 人气: | #评论#
摘要:如今,好友持有的该代币比项目方都多,被朋友们开玩笑家里有矿。 靠运气挣来的钱,都靠实力亏了回去。币圈从业者张良(化名)如此对《棱镜》总结

 
如今,好友持有的该代币比项目方都多,被朋友们开玩笑“家里有矿。”
 
“靠运气挣来的钱,都靠实力亏了回去。”币圈从业者张良(化名)如此对《棱镜》总结自己的炒币经历。
 
2017年时,毕业仅4年的他靠着倒卖矿机在一年多时间里攒下数百万身家。但此后在区块链自媒体创业和二级市场炒币上都大亏,张良又回到了起点。
 
“2017年底投了很多ICO项目,什么英雄链、太空链都投,有消息就买,本指望拿到币后大涨,结果大部分拿到后就大跌,然后越来越低,大部分都已归零。我也只是棵韭菜。”张良叹道。
 
“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地干活。梭哈。”这是2018年时币圈最流行的口号。梁文也给自己定下了规矩,每个项目只投1-2万元,这样归零了也不太心疼,但上涨时获利也相对有限。
 
梁文表示,炒币客都是赌徒心态,尽管看似部分代币有过几十倍上百倍的涨幅,但炒币客多数都是超短线操作,略有上涨就跑。更多的代币则是上线后破发,逐渐归零。保守统计,梁文自己就持有8个“归零币”,从几毛钱跌到0.001,等同于归零。
 
5000元淘宝买白皮书,模特图当合伙人
 
“我明确知道有两个项目方都已经跑路,但还安排人定期发布文章营造项目仍在正常运转的假象。只要不戳破,还是有投资人自我洗脑愿意相信。”张良表示。
 
ICO(代币融资)原本是区块链项目在早期众筹研发投入的一种模式,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无监管约束下,早已沦为项目方赤裸裸“割韭菜”的方式。
 
“白皮书的代码是我从淘宝上花5000块买来的,然后根据行业特点补充了区块链如何在行业中应用的内容。”一位曾参与某区块链项目开发的负责人对《棱镜》回忆道。
 
据他坦言,除了白皮书,项目团队简历也可以伪造或从网上下载模特图作为项目合伙人。于是,大量打着区块链名号的空气币、山寨币ICO项目涌现,随着“9·4”五部委联合公告,这些ICO项目纷纷绕道海外,但多数仍针对内地用户进行推广。
 
梁文介绍,币圈存在一个怪现象,即技术还可以的项目往往代币价格不理想,而币价好的项目往往只是因为营销推广做得好。因此,项目方都愿意将更多投入在推广而不是技术上。“90%的项目方都是做一波营销去发币,剩余的想要继续开发技术,但随后会发现,这条路并不容易。”
 
区块链项目开发需要持续投入,一条公链项目需要10人左右的团队,一个月的人工成本也要几十万元,但绝大多数的区块链项目根本没有营收,加上融资寒冬,许多项目方熬不下去。
 
杭州一家主打区块链开发应用的企业,原本标榜不随波逐流,只做技术研发。但业内人士告诉《棱镜》,公司在2018年中已经悄悄上线了币圈交易所。
 
也会有“天使”投资人出手相助。但梁文称,投资人明知项目高风险,之所以愿意投资就是为了快速套现,与项目方对赌快速登陆交易所。投资期半年到一年已经算是长期,早期投资方拿到代币还会有限制2-3年的锁定期,但如今已经更加直接,代币登陆交易所只要有一波涨幅,投资方就抛售跑路。
 
炒币客的癫狂,还吸引了许多国外项目“漂洋过海”来做推广营销,试图收割国内投资者。2018年初,一家名为BitFury的俄罗斯公司就来到北京路演,在外籍技术专家宣传其交易技术之外,力推其代币即将登陆交易所。
 
不过,币圈熊市加上项目方割韭菜速度越来越快,正在让炒币客加速逃离。2018年8月时,有接近币圈交易所人士告诉《棱镜》,粗略估计当时国内活跃炒币人群有数十万人,但已经很少有新增投资人加入;一年多后的今天,梁文表示,目前主流的交易所日活只有数万人,而二线甚至三线交易所日活仅几千人。
 
梁文的一个朋友想发币,投入了50万元做推广,代币上交易所又花了100万元上币费,但上了交易所后根本没有人买,所以这150万相当于打水漂了。不过这都是小巫见大巫,项目方操作亏上千万、上亿也有可能。
 
梁文揭底称,项目方原本是希望收割炒币者,营销推广和登陆交易所的成本都是前期投入。但随着行情遇冷,上市破发,项目方撒出去的诱饵面临无人上钩的境况。原本联手割韭菜的基石投资者和私募轮投资者,也开始被收割,“割韭菜开始刨韭菜根了”。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人文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