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恢复高考后,张平不顾家庭反对,与同村姑娘张德芳结了婚。婚后不久,张平就考取了山西师范大学。第二年,他们有了孩子。 1978年,25岁的张平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上了大学后,张平才正式开始大量地读书。张平回忆说:“大部分是经典作品,可以说我系统地对文学的认识是从经典文学开始的。” 1979年,大学二年级,张平的父亲摘了“右派”帽子,张平也开始尝试向各种刊物投稿。 张平要去读书,种地、照顾老人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妻子一个人的肩上。秋收、麦收的时候,只要一到假期,张平都要回家帮妻子干活。在父亲摘帽那年,张平家第一次分到了5亩责任田。暑假回家,他就带着刚生完孩子的妻子,在地里昼夜奋战40多天,硬是把地里的一个长10米、宽5米、深3米多的沟壑填平,妻子累得两次晕倒,自己也整整瘦了十几斤。那一年5亩地打了两千多斤麦子,一家人围在几十袋麦子面前,哭成一团。
生活的艰辛和初为人父的责任感给了张平不一样的创作灵感,在大学期间,他就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1981,他的处女作,一篇控诉“血统论”对女性摧残的作品《祭妻》在山西《汾水》刊出 ,马上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选登 ,获得山西文学一等奖,引起读者的关注与好评。 1984年发表的《姐姐》为年轻的张平赢得了声誉,这篇出手不凡之作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随即被翻译成英文、俄文。此后 ,他陆续推出《梦中的情思》《糟糠之妻》和《血魂》等十几部中短篇小说 ,并于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大学毕业也因为这几篇作品,经马烽,西戎几位老作家鼎力推荐,张平被分配到了临汾文联,从此走上了专业文艺创作的道路。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987年,山西省文联的一次文艺作品座谈会在汾西县召开,张平与省作协会员、汾西县长刘郁瑞(《天网》、《法撼汾西》中主人公原型)结识,通过短暂的交流,张平的脑海中涌现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张平亲自在乡下采访了20多天,看到了很多不公的事,收集了很多的素材。
这段经历是张平文学创作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他的作品开始从虚构转向现实主义题材,此后他作品的纪实性越来越强,他的文学的现实主义立场也越来越坚定。 在汾西的采访过程中,张平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会计,为了洗涮不白之冤,这个老人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上访了1500多次,被8次拘审,收容了几十次,告了30多年状,光上访材料摞起来就有一米多厚。县委书记刘郁瑞,花了很长时间很大精力才给他彻底平反解决。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文革”刚刚结束的那几年,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老人对张平说;‘‘我只有一个恳求,请你把我要说的话听完,这么多年了还没有一个人能听完我的诉说。’’张平含着泪,重重地点着头。 于是,张平和老人长谈了两天两夜,期间老人不停地吃止痛片。那时,一个声泪俱下地讲述,一个义愤填膺地倾听。录音机飞快地转动,录下了整整17盘磁带。到了最后,张平也被老人几十年来的故事所震撼到,他对这位老人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他为‘‘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