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网融媒中心 2019-12-11 10:33:51
婚事新办之风劲吹长治乡村欢快的音乐,宽敞的大厅,鲜艳的红地毯尽头,一对新人十指相扣,在亲友的祝福和掌声中缓缓走来……这是不久前在山西襄垣县富阳工业园区付村红白理事会大厅举行的一场普通婚礼。专门的婚礼场地,红白理事会统一操办,人均10元的统一标准……又让这场普通的农村婚礼看起来有些特别。 “既喜庆热闹,还省钱省事。”为儿子办喜事的任兰先说,以前结婚要请村里人吃三四顿饭,还得大摆宴席,无论是菜品还是烟酒,邻里互相都会攀比,请乐队,再加上搭棚、租碗筷,少说也得一两万。“自打村里有了红白理事村规民约,修建好理事会办事大厅后,这些都省了,大家统一标准,吃一顿简单的大锅饭就算办完了。” 新郎王科和新娘王静都是大学毕业,都在长治市工作。为了把婚礼办得更有意义,两人合计带头婚事新办,不要彩礼。“幸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生活还是要靠自己来打拼,不应该因为结婚给双方父母增添负担。”两人的想法最终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也得到了村民的普遍夸赞。 红白理事会倡导新风尚 付村婚嫁新俗源于几年前的移民搬迁。付村是采煤沉陷区整村搬迁的移民新村,入住新房,暖房摆酒席是农村的传统习俗。 “全村1000多口人,268户,按照以前的风俗,家家暖房,家家办席,即使天天办,半年也办不完。而且暖房都要随礼,这本身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村委主任韩跃中说,当时村支“两委”决定以此为契机破除陈规陋习。 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意见,走家入户倾听村民想法,最终,村支“两委”出台意见,所有村民搬迁新居一律不暖房。“省去了操办酒席、随礼回礼,老百姓反响非常好。” 后来,村支“两委”趁热打铁,把移风易俗事项纳入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重点对红白事办事程序、标准等进行规范,大力倡导移风易俗。 2014年,村里投资180万修建了200多平方米的红白事办事大厅,内设餐厅、议事厅等场所,灶具、餐具等一应俱全,村民只需支付成本费用,就能在这里办理红白事,省去了租场地、桌椅、碗筷,请婚庆公司的烦心事。在宴请方面,村里也做了规定。“原来的4顿饭改为1顿,不上菜,只吃大锅饭,每人10元的标准。” “现在办理红白事比以前要节约开支两三万元,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也促进了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另一方面,村里还定期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 婚丧嫁娶反浪费、请找红白理事会……统一的场所,统一的标准,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从纸上落到了实处,并深入人心。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新风尚,融洽了各种关系,也实实在在减轻了村民的负担。 喇叭代鞭炮节俭又环保 长治上党区南郭村村民秦书兰前不久刚刚给儿子原浩操办了婚礼。“儿媳妇没有要彩礼,结婚当天的开支不到1万元。” 与人们印象中农村婚礼不同的是,婚礼当天,没有连天的炮仗,取而代之的是遍布全村的大喇叭传出的经典婚庆乐曲。“迎亲和婚礼进行时,都会播放婚礼进行曲或者喜庆的音乐,全村人和我们家人分享了欢乐和幸福。” “婚庆不放鞭炮”是南郭村村规民约中的一项规定。这个“婚俗新规”最早开始于2017年。“以前家家办喜事都讲究排场,还要互相攀比,看谁家场面大、谁家收礼多。流水席一摆就是三四十桌,鞭炮烟花最少也要花三五千。有的村民家庭不富裕,但为了脸面不得不跟风大办,不仅造成很大浪费,对老百姓也是很重的负担。”南郭村党支部书记原晓明说,为了逐步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村里首先提出在婚庆和节日禁放鞭炮。“当时好多人都反对,大家觉得我们村不在禁放鞭炮范围内,结婚不让放鞭炮,那还有什么气氛?甚至有人公开叫板,凭什么不让放?” 为了说服村民不放鞭炮,原晓明提出村干部及亲属带头。“村里有人结婚,村委会就派专人守着大喇叭,在新人出发娶亲和迎亲归来时播放音乐助兴。慢慢地大家觉得大喇叭代替鞭炮不仅喜庆氛围没有减,还让全村人都热闹起来,也很有意思。后来村里投资6万多元在全村安装了54个音柱,每逢新人结婚,就用播放喜庆音乐的形式取代炮仗,不仅绿色环保,还能为新人节省几千元的鞭炮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