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4月12日,维新派康有为和御史李盛铎等在北京成立保国会。并拟定《保国会章程》三十条。设会宗旨是“保国、保种、保教”,即保国家政权、领土不丧失,保民族种类能自立,保圣教(孔教)不失。嵩云草堂又成为北京保国会的一处重要会所,康、梁等人多次在嵩云草堂举行茶话会,邀知名志士数百人讲演。 清末,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袁世凯等人着力提倡河南会馆改建学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河南旅京人士捐款,利用嵩云草堂的房舍建起学堂。当时将草堂一分为二,以东西轴线为界,南北分开。北部的洛社、丁香院、海棠院、听雨楼、报国堂等设立小学部,初期名为嵩云小学。1937年改为北平宣外上斜街小学,1946年改为北平市立第十一区第二保民小学,1951年改为上斜街第二小学,地址为上斜街36号。 遗留院落目前为民居 笔者幼时在上斜街二小上学,记得那时候学校是由街以北“山右三忠祠”和街南的“嵩云草堂”组成,校舍面积大而宽敞,两址分成为本校和分校。分校是“山右三忠祠”,因原祠堂建在南护城河高高的坡岸上,需登上多层石阶才能步入高大厚实的校门。临街房屋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大殿就作为教室。教室内北墙依旧是佛龛,只是安装了玻璃隔扇。因好奇,我们经常踩在课桌上从隔扇缝隙看那些栩栩如生的木质佛像。 四年级后便转到本校上课,本校就是嵩云草堂。这座会馆是一个殿宇画廊、亭台水榭的美丽院落,包括传达室在内全部是硬山顶的高大建筑。 本校由多层院落组成:第一进院是当年的“洛社”厅堂。我们就在已没有海棠树的“海棠院”读书和打闹,院两侧的房间是老师们的办公室。第二进院落的教室是早年的“听涛山馆”。山馆与“洛社”的房屋大小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门楼与东西两侧的房屋相连,这里是五年级时的教室。两侧东西房间小而低矮,老师们就在那里休息和批改作业。会馆改为学校后,为便于同学们锻炼身体,听涛山馆前的丁香树被挖掉,丁香院已是平坦的空院。 第三进院是会馆时期的“池北精舍”。精舍是全会馆房间面积最大、最高、进深最深的建筑。我们读书时,整个厅堂从中十字分割,将两侧前廊和后厦推出,南北重设窗门,改建成四间教室,六年级在这里上课。 三进院南侧“嵩云亭”的四周已被封堵,上面是玻璃窗,窗下是一米多高的砖墙。嵩云亭前的“月牙池”也成了平地,亭台水榭的旧貌荡然无存,但西墙内还保留着蜿蜒曲折的岩石假山,墙上挂着绿绿的爬山虎藤和叶。听雨楼用作体育老师休息室,记得这里存放着很多体育器材:跳箱、跳马……足球。整个后院当年清静幽雅,的确是一处文人墨客赋诗作画的绝佳地方。 回想我们读书时,当年的“精忠祠”与祠堂东面的房舍已拆除,祠堂和院落夷为平地,改为一个不小的长方形操场。“报国堂”成了音乐教室,教室的西墙前摆放着一架脚踏式风琴。 原嵩云会馆内有很多画廊,我们读书时,这些画廊依旧保存良好,斑驳陈旧的画廊有序地将所有教室相连,贯穿成一个整体,簇成了一座美丽的园林式学校。 上斜街二小原址(今康乐里小学) 摄影:黄永顺 1964年,上斜街二小经改组,将本校和分校剥离,在分校成立了上斜街三小,各自独立管理和招生。1975年,上斜街二小原址拆建成四层教学楼,新建了中学:北京第204中。 小学同学回访母校时合影 笔者于近日和都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小学同学回到达智桥胡同,按照幼时的记忆寻找嵩云草堂的痕迹。草堂北部旧址上建的四层楼房如今是康乐里小学的一部分,草堂南部如今仍是民居大杂院。大杂院显得破旧,大门仍是原草堂的遗留,门楼高且宽大,为灰色半圆小瓦覆盖硬山式屋顶。两扇朱漆大门仍保留着,门两侧各有一略有残缺的抱鼓石,这可是当年的原物。门楼已有400多年历史,门外西侧墙上挂着“嵩云草堂”的文保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