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产经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地产央企中报比拼:保利失速,华润夺利润王(2)

产经 | 发布时间:2025-09-08 | 人气: | #评论#
摘要:郭毅强调,经营性不动产业务受轮动周期、资源状态及资产折旧导致边际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显著。她表示,少数房企通过经营性不动产盈利,并不意味着

郭毅强调,经营性不动产业务受轮动周期、资源状态及资产折旧导致边际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显著。她表示,少数房企通过经营性不动产盈利,并不意味着该赛道适合大量房企涌入并复制成功。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各赛道均面临挑战,唯有通过精益化经营,才能提升盈利水平。

针对三家房企在第二营收增长点的未来布局及相关规划,北京商报记者已分别向上述三家企业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暂未收到企业方面的回复。

拿地金额

保利509亿元领跑

尽管头部房企均在积极拓展不动产经营业务,但作为房地产企业,房地产开发业务仍是其营收的核心来源。

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保利发展、中海及华润置地的房地产开发业务营收分别为1051.43亿元、779.62亿元及743.6亿元,占各企业总营收的比重分别达89.98%、93.68%及78.34%。

通过数据不难看出,保利发展虽在营收第二增长点上暂显滞后,但其在房地产开发业务领域具备显著优势。而被行业视为“面粉”的土地储备,直接决定了房企未来在房地产开发业务中的营收表现。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5年上半年,上述三家头部房企均加大土地储备力度,且所获地块多集中于一线城市。

2025年上半年,保利发展新增项目26个,项目总地价达509亿元,覆盖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石家庄等核心城市;而2024年同期,该企业仅新增项目12个,总地价为126亿元。

同期,中海与华润置地的拿地数量及拿地金额也实现大幅提升:中海从2024年上半年的6宗、128.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7宗、403.7亿元;华润置地则从2024年上半年的11宗、183.3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8宗、447.3亿元。

从投资强度来看,这三家房企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依然坚定。华润置地高层在业绩会上表示,近期高层会议再度释放清晰政策信号,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华润置地将积极把握政策窗口,聚焦市场企稳、城市更新和改善型需求释放,推动开发与资管业务协同发展。

当前头部房企更倾向于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加大土地储备与开发规模,提升此类资产在整体配置中的权重。郭毅认为,这一策略既能充分发挥房企在开发业务上的传统优势,又能实现更快的资金周转,且利润实现门槛较低、操作空间更大,因此成为多数房企保障利润的优选方式。

郭毅表示,从策略逻辑来看,随着全国楼市分化加剧,一二线城市具备更优的市场基本面、更坚实的客户基础与更强的购买力。房企只需在产品力上持续提升,对利润率保持合理预期,并制定贴合市场的定价,即可保障销售速度与利润水平,这也是企业集中采取该策略的核心原因。

房地产开发业务仍是行业核心营收来源,房屋销售收入在房企营收中占比显著。严跃进认为,尽管行业格局未来会逐步调整,但短期内开发业务仍存在发展机会,而机会的把握需依托产品细节优化。例如,当前行业聚焦的第四代住宅打造、豪宅产品品质升级等,均是房企可探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要实现房地产开发基本盘与新增长点的业绩平衡,需坚持四大核心原则。”谢逸枫建议房企,一是“以销定投”,根据销售回款规模匹配投资力度,避免依赖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模式开发项目,降低经营风险;二是“以销定产”,依据房屋销售能力确定开发体量,防止供应过剩、库存高企,进而避免因以价换量拖累业绩;三是“随行就市”,结合市场需求动态调整营销策略、产品定位与服务管理,灵活优化定价;四是“尊重市场与政策”,精准把握房地产市场规律与政策导向。做好这四点,可有效实现开发基本盘与新增业绩增长的平衡。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李晗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