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产经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29名建筑工赴香港打工月薪3万(2)

产经 | 发布时间:2024-12-03 | 人气: | #评论#
摘要:还有一次我准备搬抬八九十斤的水泥袋时,管工立马前来说,有难度的事,要学会和人协作分担,几个人一起做;而且你觉得有风险的事,可以提出来,安

还有一次我准备搬抬八九十斤的水泥袋时,管工立马前来说,“有难度的事,要学会和人协作分担,几个人一起做;而且你觉得有风险的事,可以提出来,安全最重要”。

周伟拍摄的香港夜景

九派新闻:对香港的印象如何?

周伟:以前只在电影里见过香港的繁华,现在我利用工作空闲时间,把香港走了一遍,去过中环、九龙、维多利亚港、太平山。其实,香港是我去过的最远地方,它是一座国际大都市,香港工作的人群素质高、专业性强,令我印象深刻,真的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目前,如果有续约的话,我想要在香港长期做下去。学习粤语和提升技能,是我当前最想做的事。

来源:九派新闻

延伸阅读

“泥瓦工一家三口半月收入4万”引热议 业内公司:属于正常现象

日前,一段90后泥瓦工一家三口半月收入4万元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据海报新闻报道,在山东济南,1997年出生的谢恩松做泥瓦工已经9年,做瓦工的第二年他就入手了一辆十几万的车,第7年按揭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期房;以其一单160平方米新房的活计为例,工期15天,连工带料,谢恩松一家三口能拿到4万元左右。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表示,“现在行业已经饱和了,人多活少。”那么,谢恩松一家三口的收入在行业内是否具有代表性?泥瓦工就业前景如何?与外卖员等在互联网平台经济下兴起的职业相比,装修工人能否吸引到更多年轻人?


 

图为谢恩松一家三口 图/海报新闻


 

切割瓷砖时灰尘太大,谢恩松的父亲将窗户打开通风 图/海报新闻

深圳某装饰工程公司负责人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做泥瓦工,“160平米的房子,包工包料,半月4万块钱”属于正常现象,但泥瓦工并不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通常而言,市场行情好的话,一年能做九个月,不好的话只能做五六个月。

广州某装修公司负责人则表示,在装修行业,如果手艺好,仍然能达到工作饱和。“比起泥瓦工,现在90后做美缝的多些,因为这个工作没有那么劳累,也不是很脏。”

从业者:

月入过万很正常

工作并不轻松,易患上职业病

吴先生是江西宜春市的一名贴砖工人,今年是他从事贴砖工作的第16个年头,一天需要持续工作10多个小时。

“我一个月大概有1万5千元左右的收入,但是我后面不准备再干了,长期干身体实在吃不消。”吴先生说,随着很多工厂在当地修建,装修方面用工量需求增大,工人工资也随之提高了。“记得刚做学徒时,我每天的收入只有200元。”

工作之余,吴先生很喜欢用短视频分享自己的生活,比如拍些轻松搞笑的段子,但在他看来,工作并不像他视频中表现的那样快乐。“贴砖也有它的专属职业病,由于长期蹲着或站着,我的颈椎和腰已经出现严重劳损,还得小心翼翼提防瓷片飞进眼睛。”吴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机器切砖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让他经常耳鸣,“越安静我耳朵越闹得慌。”


 

吴先生正在用切砖机修改砖块尺寸

“一年能接30多份订单,一般户型最少4吨水泥,一年至少与100多吨水泥打交道,全部靠人工去搅拌,洗澡都洗不掉鼻孔里的水泥。”吴先生告诉记者,考虑到工作强度和工作环境,在他看来,贴砖工作只能作为短期的过渡,不适宜长期从事,“身边许多朋友都已经陆续转行,我也正在探索下一个职业方向。”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