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斌看来,中国中医药企业在品质提升、品牌建立及文化传播等领域要走的路还很长,必须扎实地走下去。“世界500强每年要淘汰10%,一个企业做得再大如果传承不下来又有什么意义?如果企业能‘再传500年’,将你的精神、理念、文化、价值不断传承下去,比做‘500强’更有意义。”▲ 宣传不理性阻碍中医药发展 “药材好,药才好”,仲景宛西近20年前打出的这句经典广告语,被很多人熟知。事实上,这不仅是广告语,更是中药行业公认的准则。“中药的疗效,最主要是看药材原料是否用得足、用得好。”仲景宛西制药董事长孙锋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一广告语是2000年后提出的。当时国内的中药企业特别多,药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而我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坚持用最好的原料。”与广告语同时启用的还有仲景商标。“张仲景是中华医圣,我们抱着宣传老祖宗中医药文化的心态去宣传企业品牌。” 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锋 有业内人士认为,宣传不理性是阻碍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因素。孙锋认为这话不无道理。“比如说六味地黄丸,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也在用,但他们对这个产品的功能认知多是补肾、提高某方面的功能,实际上六味地黄丸的适应症非常广泛。一些企业的片面宣传容易误导消费者。再想正确地科普这个产品,就增加了很大难度。”孙锋表示,由于中医药专业术语较多,消费者单从产品说明书上不太容易理解产品。如何将中医药的专业术语用现代人的语言讲清楚,这是行业迫切需要做的。 中医的重要理论是“治未病”,不要有病才去服药,提醒我们注重日常保健和保养。因此,日常服用的药食同源类产品以及与中医药相关的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的潜在需求很大。孙锋认为,中医药及其他行业也可选择这一市场发力。 在中医药国际化方面,选准产品和宣传的切入点也很重要。孙锋表示,虽然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等中医思维外国人很难理解,但美国、加拿大等很多国家已经认可了中医的针灸疗法。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针灸有望纳入当地医保,这就证明他们对中医有效治疗方法的承认。目前,中医药的国际化走得不是特别远,在海外的销量很小,主要以海外华人为销售对象。“中医药国际化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中医的科学体系很难被西方接受,怎么能使他们不再纠结于中药到底有多少种成分,哪种成分起什么作用,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也许等中国更强大时,外国人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中国文化。他们会认为,中国人吃了几千年中药都证明有效,就不需要按照自己的体系来证明它为什么有效了。也许那时,中医药才能真正国际化。” 当然,对中医药的接受也和年龄有关。“为什么很多中年人要泡枸杞?年轻人感冒,三四天就康复了。到了一定年纪,感冒恐怕十来天好不了,就需要增强体质,调理一下。中医药是随手可得的工具,你自然而然会运用它。”孙锋说,有统计显示,60岁的人用药是40岁的3到4倍,40岁的人用药是20岁的5到6倍。虽然中医药的消费者多是中老年人,但对年轻人也要投入很多资源进行中医药理念的传播和教育。“如果他年轻时了解中医药知识,接受了一个品牌,可能在十年后的某个时间结点,他就会意识到,自己可以用上中医药了。”▲ 中药应加强“以数据服人” 不少中国家长不放心给孩子吃国产中药,而是吃外国药。在健民集团总裁何勤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国产中药尤其是儿童中药整体上缺少大样本的药理药效分析数据及临床评价。“国际上很多药品上市二三十年后还会做大规模市场监督和临床研究,这些科研数据是最有利的证据,能让患者相信。这也是中药创新首先应该做的。” 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何勤 何勤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健民集团的小儿用药龙牡壮骨颗粒上市以来做了1600多例临床研究,未来还会扩大研究。此外,如何让儿童药的口感更好,使用更方便,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便利地用药,更愿意接受,也是公司未来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