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电新能源、大唐发电等企业的弃电率上升, 新能源板块的 利润跟着缩水。 而上游的隆基、通威、天合光能、三一重能这些企业也是大面积亏损。 显而易见, 长期高弃电率会压低投资回报率,2030年风光装机目标可能受影响。 这 是不小的挑战! 国家开始出手了,要帮助绿电跨过眼前的大坎。这里主要有两个大趋势。 第一个大的趋势,电网扩建。 “要想富,先修路”,绿电也一样。 国家电网今年计划 投资6500亿元,重点建特高压线路。 这就是要把我国 在沙漠、 在 戈壁、 在 荒漠等地区 生产的风电、光电 , 通过 高效、长距离的输电方式传输至东部和南部的用电负荷中心。 目前全国已运营43条,哈重直流(新疆哈密至重庆)是最新成员——这条线路70%是新能源电源,每年能送360亿千瓦时电到重庆,一半是风光电。 无独有偶 , 甘肃省已有多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引导陇电入鲁、入川、入浙 , 就是在加快西电东输的进度。 国家解决“弃风弃光”已经在路上了。
不过,短期也不能盲目乐观。 因为 特高压一条线路从开工到投产,平均要5年。2027年前弃电率难大幅下降。这意味着,接下来两年,西部弃电问题还得“熬一熬”。 但长期看, 西电东输的 “电力高速”是必须的 , 毕竟沿海城市才是用电大户。 第二个趋势就是,就地消纳。 这里的逻辑是 既然 本地绿电要长途跋涉送到外地 , 不如 把 一些 “用电大户”搬到西部来 。 比如,就 让数据中心和电解厂 来消化快速增长的新能源电力。 比如,西部正在大力建设数据算力中心。 奥瑞德 在新疆 克拉玛依 参与建设 克融云算智算中心 , 一期建成5000P算力,采用新风蒸发制冷技术,PUE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弘信电子在甘肃庆阳参与建设燧弘庆阳绿色智能数字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28亿元,分阶段建设高性能智算中心、算力服务器改制基地、国产算力适配研究院等。项目建成后可容纳2500个高功率机柜,算力规模不少于40,000PFlops。 中联数据在宁夏中宁参与建设零碳算力双中心项目,投资金额500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150亿元,IT规模250MW(10万标准机架),全部建成后达500MW(20万机架)。 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 数据中心大规模地消耗电力,而东部电力紧张,且价格很贵。而西部地区有大规模的绿电,电力丰富,且价格很便宜。 正因此,国家一定会把越来越多的数据放在西部计算(东数西算),而资本则将在西部浇水灌溉,二级市场也将不乏机会。
又比如,西部开始让高能耗企业用上绿电。 云南最近推出“绿电直连”方案 , 新能源项目可以直接给单一用户供电,不用绕电网。 而 新疆的电解铝厂, 则 开始用绿电替代传统能源。 值得注意的是, 宁夏在8月7日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分解实施方案》,提出2025起新增电解铝、钢铁、水泥、多晶硅及数据中心等重点用能行业绿电比例分别不低于34.2%、34.2%、34.2%、34.2%、80%。 这就是 “西电西用” 。 西部的风光电,可能直接变成铝锭、钢材,再运到东部 。 用产品代替电力运输 , 电力价值最大化。 此外,无论是西电东输、还是西电西用,都少不了强大的储能调峰。所以,储能建设也是西部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配套项目,这也有利于消化国内的电池产能。 总而言之, 特高压在修,就近消纳在扩,市场机制在完善。只要 方向对了 ,绿电从“弃之可惜”到“用之不竭”,只是时间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