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专题

旗下栏目: 专题 地市 县域 乡情

中铁七局以次充好,新华社记者惨遭围殴(2)

专题 | 发布时间:2024-11-30 | 人气: | #评论#
摘要:近一些的,上一次高铁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也是王文志进行的调查报道,没错,世界就是这么小,称呼王老师一句高铁工程的破壁人也不为过。其他方

 

近一些的,上一次高铁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也是王文志进行的调查报道,没错,世界就是这么小,称呼王老师一句高铁工程的破壁人也不为过。其他方面的大量战绩,叠的密密麻麻跟杀人书一样,就不在这里一一展示了。

 

就是这样一位中国新闻界的传奇人物到了我们土木工程行业也得挨俩逼斗才能走,我们的土木工程行业真是太牛逼了。

 

据澎湃新闻,经初步核实,合新铁路建设所用材料“弹性垫层”系施工单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中标企业自行采购物资,使用前所有产品均履行了招标程序、出具了产品出厂合格证及第三方检测报告。调查组已委托权威检测机构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详细核查正在进行中。

 

好好好好好,自爆卡车也没有这么自爆的。讲道理来说,材料进场要验收,现在照这样的说法,已经不光是施工单位自己材料验收的问题了。这批材料从出厂检验到招标采购,最后到材料进场,每一个理论上存在检测的环节全都出现了塌方,中间有多少信封,有多少酒精考验的工程战士卷入其中,那就不是我能猜测的了。

 

我说过很多次这句话,打记者这件事呢,不光打在记者脸上,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新闻事业是党领导的,王文志老师现任新华通讯社经济参考报社经参调查室主任,大小也是个处级干部。

 

小同志,还是那句话,记者挨的是揍,你下的是岗。你拦的不是镜头,是整个七局的前程。记者停在了调查的路上,你停在了事业的路上,小同志你可能上面有人,但是新华社的上面确实已经没人了。

 

负责人用的借口也非常奇特,工地上丢材料,所以要扣押嫌疑人,问题是你扣押嫌疑人就扣呗,你打人家抢手机又算是怎么回事呢?明显是想试图毁灭证据,还推到手底下民工同志。

 

编谎都编不圆,也就糊弄糊弄没呆过工地的朋友。目前尽管各方通告都没有给出调查结果和动手原因,但凭我在土木行业的认识和工作经历来看,面对这种不明深浅的情况,民工同志没有任何利益纠葛才不帮你打人,只有年轻技术员愣头青和中年工程师怕被媒体曝光这些工程背后的潜规则才会铤而走险大打出手。

 

这个处理思路是很清晰的,如同球场上89分钟即将被绝杀的弱队后卫,现在对方前锋已经带球形成单刀,无论此刻有多么犯规,你是否被红牌罚下,裁判会不会给一个点球根本不重要。唯一的选择就是尽快进行背后铲球把对方的前锋暂时截断,给后面的人处理时间。

 

但我特别想和大家说,可能这套应对方法在十几二十年前打记者还有用,但是在现在这个年头,移动互联网太发达了,拍摄的东西随时都有可能被上传记录到云端。本来平平无奇的采访很有可能因为你的制止和殴打具有了某种传奇色彩,从而天下皆知,比如良品铺子配料表造假反而锁喉维权者。本次是这样也是,王老师的采访和报道,本来我没有看到,但是当打记者的新闻一传出来,立刻就变成了施工单位利益集团和公众执行权两者之间的尖锐对立。

 

在打记者这个靶子面前,原来的高铁垫层问题甚至都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如果打了调查真相记者而不必负责,那么越来越多的高铁垫层就会被掩盖。今天打的是国社记者,知名媒体战神,中管干部杀手,中国媒体当中少有的铁板,才会有如此巨大的舆论关注,如果打的是一个普通记者,大概率过去也就过去了。

 

我每年都会说这句话,今年已经是2024年了,中国社会应该脱离那个原始资本主义野蛮积累,蛮荒的年纪。我真诚希望明年不要再有看到这样的事情。

章北海的自然选择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