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激动的时刻,都给了她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座谈会上,杨淑亭作为残疾人创业代表作了题为《推动残疾人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的发言,提出了加大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并将其纳入“十四五”规划扶持范围,依法推进残疾人多元化就业体系建设,完善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等建议。 “再次见面,我也很高兴,为你自强不息的精神而钦佩!”听了杨淑亭代表残疾人群体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你提到的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我们要高度重视。”
△杨淑亭和工人在生产车间交流。 90后的杨淑亭来自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白毛坪镇。几年前,她遭遇车祸后尝试互联网创业。得益于党的一系列好政策,在接受免费培训后,她开了一家淘宝店专卖仿真花,逐步还清了家里的债务,并向村里主动提出脱贫。 如今,她成立了外贸公司,带领更多乡亲们致富,产品远销欧美、南美、中东等地。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残疾人群体的格外关注、格外关心和格外关爱。总书记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鼓舞和鞭策着我前行。”杨淑亭说道。
隆冬时节,内蒙古大草原,千里冰封雪皑,一片银装素裹。 孤残儿童是最困难最脆弱的儿童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对孤残儿童更是时时挂怀,刻刻惦念。 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在这里生活的孤残儿童。 聋哑女孩王雅妮向习近平总书记弯了弯大拇指,用哑语表示“谢谢”。总书记笑容可掬地跟着学:“伸大拇指是‘好’,弯一弯是‘谢谢’。”总书记还跟聋哑女孩儿王雅妮和放假“回家”的大学生闫志净交流,问学习,说志向,翻看手语书和相册。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他十分高兴,祝愿孩子们学业有成。
△王雅妮在美容课上进行演示教学。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在排练室,孩子们边做手势,边唱起《感恩的心》,歌声悠扬,不少人的眼眶湿润了。 如今,走出福利院的王雅妮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美容课老师。在她心目中,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殷殷叮嘱,给了她无穷力量。
谆谆嘱托指明方向,殷殷期许鼓舞人心。 不负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我国八千多万残疾人在关爱中自强、在勉励中奋起,用不屈的灵魂奏响属于自己的精彩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