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热评

旗下栏目: 高层 国际 时政 热评

城市拯救计划:给乏味的城市“添点儿乱”

热评 | 发布时间:2020-06-11 | 人气: | #评论#
摘要:2020-06-11 17:42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新周刊 关注 原创 卫潇雨 新周刊 2018年3月,主题为城市共生(Cities,Grow in Difference)的第七届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在主展场南头

2020-06-11 17: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关注
原创 卫潇雨 新周刊
 
2018年3月,主题为“城市共生(Cities,Grow in Difference)”的第七届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在主展场南头古城落下帷幕。图为改造后的十字街片区。
 
现在的城市就像过度美容的网红,所有人塑造成了同样的脸:大眼睛、锥子脸,洁白的皮肤没有任何瑕疵。为了拯救城市,建筑师们纷纷寻求解决之道,“用设计思维帮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
 
一座好的城市,应该是让人可以随时随地休息、方便和喝水的城市。这是欧洲对一座好城市的要求。而对建筑师孟岩来说,城市的内涵更加丰富。
 
孟岩记得,小时候,中央美院就在王府井东安市场边上,周末跟父母买衣服、吃饭,回来路过中央美院,顺便看场展览。“这个城市在不经意的状态下滋养人”,后来,他因为喜爱艺术,成了建筑师。
 
如今,中央美院新校区挪到了四环外。“我去中央美院得提前规划,是开车还是搭地铁?开车的话怎么停?最后可能怕麻烦就不去了。这样的城市真的还能滋养一代有创造力、有人文价值的人吗?”
 
什么是真正的城市文化?孟岩认为,城市应当像《清明上河图》描绘的那样,各色人等,五方杂处。在他眼里,一个糟糕的城市,是人人都待在家里,购物由快递送来,吃饭则依靠外卖软件直接送到家门口。人们缺乏公共生活,也没有对公共生活的热情,“城市不吸引人,所以人们留在家里”。
 
城市生活,有人才精彩。/深圳 东门老街(已拆)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发现,城市拥有的高楼大厦太多了。过去的城市建筑只满足了基本需求,目标是住下更多人,因此容积率要高,要很快建成,每一栋楼几乎毫无差别,欧式都是大廊柱,中式都是琉璃瓦顶,“我们的文化在城市设计上是缺失的”。
 
为了拯救城市,建筑师们纷纷寻求解决之道。十多年来,孟岩和团队研究深圳的城中村,试图寻求城中村与城市共生的方式,利用城中村丰厚的历史为城市增添底蕴;曾辉则和北京国际设计周团队在北京深入胡同改造。他们都希望把城市的历史留下来。
 
“城市的丰富性、多样性丧失了,它的魅力丧失了”
 
上世纪90年代,孟岩去纽约工作,从地铁站一出来,“现代大都会的气质扑面而来”。他过去接受的教育里,城市应当是健康的、阳光的、整齐划一的,而纽约恰恰相反,它多元杂糅,不仅有高大的建筑,也有黑暗、混乱、肮脏的角落,地铁里有老鼠跑来跑去,环顾四周,什么肤色的人都有。
 
“说北京人爱凑热闹,其实纽约人更爱凑热闹。”孟岩发现,纽约人享受聚集的生活状态,到周末,街头巷尾都是party,人们聚集起来喝酒、唱歌、跳舞。百老汇的音乐剧中场休息时间,人们一股脑涌上街头,打扮时尚的都市男女热烈地交流剧情,等中场休息结束的铃一响,又哗啦啦返回剧场。每周四,画廊活起来,它们敞开大门,迎接一批批年轻的观展者。
 
1998年,孟岩回国。出租车停在牛街附近的家门口,彼时正赶上北京快速城市化,熟悉的街区被拆光,曾经住的砖楼经过粉刷,一眼望过去全是整齐的粉红色。犹豫了几秒钟,孟岩才确认了自己的家。
 
拆迁令很多大城市的原住民体会到了乡愁。/深圳 南头古城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