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侠客岛
两条不算大的新闻,搅动着周末的舆论场。 一条和西瓜有关,一条和井盖有关。 西瓜 瓜农庞大哥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承包了200亩地种西瓜和玉米,经常有附近的人来偷瓜,庞大哥多次报警都不见效果。 这两天,一对母女开着电动三轮车来偷瓜,庞大哥一家在制止偷瓜的过程中,因为拽住电动车,偷瓜女子的膝盖蹭到水泥路面上,两只膝盖都出了血。 还没等庞先生说什么,对方拿出电话先报了警。民警很快到达现场,处理结果是让庞先生赔偿偷瓜妇女300元医药费。 300元,对许多人来说不是什么大数字,但对于辛苦种瓜的庞大哥一家,委实不小。这个赔偿让他们充满了委屈,也让围观网友不平,“凭什么自己家的瓜被偷了,还要赔偿偷瓜贼啊?” 舆情发生后,当地公安部门启动核查程序。淇县公安局通报称,在民警耐心教育训诫下,两名偷瓜女性认识到自己有错在先,于是主动退还了之前赔偿的300元,双方达成谅解。 这样的结果,既没有明确两名女性是偷窃行为,只是说“宋某下地摘了八、九个西瓜,价值二十余元”,也没有明确庞大哥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是对自己私人财产不受侵犯的自我保护。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媒体随后采访确认到底是“偷西瓜”还是“摘西瓜”时,当地派出所李所长在电话内突然沉默,随后传来了“喂……喂……喂……喂……”的声音,彷佛电话出了故障。 电视剧一样的情节。
井盖 固始,距离淇县500多公里。 8月1日,一辆半挂车途经信阳市固始县时发生侧翻。 视频显示,车上满载的33吨下水道井盖被附近的村民哄抢,许多村民还开来了三轮车、摩托车来搬运。2日,货主宋先生报警。当地派出所接到报案后先做笔录,之后又说不立案。 为什么不立案?当地警方在3日给出回应:当着面才算抢,少量侵占够不上犯罪,货主要追究的话,只能去法院起诉。 匪夷所思的回应,同样惹怒了网民,“我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我觉得自己的法学本科白读了”。 最新的通报是,信阳市公安局已专程派员赶赴固始督办案件。固始县公安局也组成专案组,正在全力开展调查工作,并组织专门力量追回了部分井盖。目前,涉事民警已停职接受调查。 两条新闻,似乎构成了同样的路径——当事人遭遇执法不公,然后求助媒体或者网络,事件曝光引发舆情后,执法部门开始重视,重新核查事件、处理问题,甚至会启动执法监督程序。 可是,如果没有媒体报道或者网络曝光呢?这些琐碎的事件会不会就石沉大海,悄无声息便过去? 有专家指出,这实际上暴露出了基层执法规范化的问题,是典型的“和稀泥”思维。
规范 规范化执法,一直是近年来公安机关的工作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