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专题 • 正文

中国广告协会回应三河市“禁色令”:形式主义典型!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网络

来源: 新京报 北京

4月14日,中国广告协会发布文章《尊重规律,依法管理,促进消费,美化城市》:

近日,河北三河市推行店招 “禁色令”,强制要求商户门头牌匾禁用红、蓝、黑三色,引发社会众口一词抨击批评,据报道上级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图为“换色”后的蜜雪冰城门店(视频截图)

城市店招管理应该遵从市场规律。店招作为商业广告的重要形式,它不仅是店铺的标识,更是品牌传播的有效载体。像蜜雪冰城、肯德基等国内外品牌,经过多年投入积累,其标志性的招牌,具有极高的辨识度,消费者一眼就能识别,在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旦招牌颜色被强制更改,品牌辨识度大幅降低,甚至会让顾客误以为是 “山寨店”,对品牌形象和商业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从广告传播角度而言,色彩是广告设计和信息传播的核心元素之一,色彩的使用是视觉形象系统的重要内容,属于实用美学,不同色彩组合与运用,是广告人基于市场调研、消费者心理分析得出的成果,遵循着科学的传播逻辑。商家将色彩心理、市场规律以及企业特点结合起来,匹配消费者的不同情绪和购买欲望。

因此,商家不论规模、名气大小,都希望通过各种有创意、有鲜明特色的店招,招徕生意,展示文化,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搭建必不可少的桥梁。城市需要多彩和活力,强制性用“红、蓝、黑”,或者强制不许用“红、蓝、黑”,明显违反事物规律,终将成为笑柄。

城市店招管理应该反对形式主义,坚守法治思维。中央一再强调反对形式主义,而不顾实际情况,仅凭个人或者少部分人的好恶,“一刀切”地决定一个城市的广告店招颜色,可谓形式主义典型。“一刀切”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既是工作作风问题,更是法治思维问题。城市管理涉及面广,矛盾多,难度大,但这不应成为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理由,对城市店招进行规划,规定一定的规格、材料、安装规程、安全标准、维护维修等,这些必要的管理,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连店招颜色、字体、样式都要统一管起来,则明显管理越位了。

有的城市甚至规定商户店招统一使用黑底白字,呈现出“阴森”效果,与和谐宜居的城市建设、市民的大众审美截然对立,被市民吐槽和反对,这显然不是城市管理的初衷和目的,也违反了行政行为的底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河店招事件之前,有不少城市屡屡发生店招改造中的奇葩规定,中国广告协会标识专业委员会也通过不同渠道反映过意见,呼吁有关管理部门重视广告店招规律和功能作用,尊重店主的创意。我们认为广告店招对城市商业发展、文化氛围营造有重要意义,合理的城市管理与广告店招发展并非相悖,而是相辅相成。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充分征求行业组织的意见,确保政策既符合城市整体规划,又能保障广告行业的正常发展。行业组织也应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向政府传达行业诉求,向企业普及政策法规。

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利益从来都不是空洞的,而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店招管理追求整洁美观安全无可厚非,但不能以破坏人民群众需要的商业传播功能和城市市场活力为代价。我们常说按规律办事,依法办事,三河市的 “禁色令” 应该是一堂深刻教育课,在城市管理中,应正确处理好城市形象与广告店招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和商户权益,让广告店招更好地服务消费、提振消费,装扮和美化我们的城市家园。

来源:新京报政事儿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