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宏观 • 正文

国家,发钱了!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网络

来源: 米筐投资 北京  

3月1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发布了最新的育儿补贴政策,生育一孩补贴1万元,二孩5万元,三孩及以上10万元。

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就开会明确制定促进生育政策,推动发放育儿补贴。

继深圳后,南京也有动作:江苏省推出15条促生育政策:生育津贴不用准备材料直接到账,一胎顺产最低28889元;

虽然呼和浩特这一举措不会让局面彻底改观,但是其迅速落实人大会议要求的做法让人看到了更多城市快速跟进的希望。

未来预计越来越多的城市会继续加码补贴政策,这可能加快国内需求的复苏,毕竟在外部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大家也知道,二胎放开也就两年时间出生人口有所增加,2017年出生人口还有1700多万,此后便开始断崖式下跌,到2023年只有900万, 接近腰斩。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对,同比减少94.3万对,这也预示着2025年出生人口将继续下滑。

事实上,中国的出生率在全球已经倒数,仅高于韩国、日本、新加坡几个国家。

中国出生人口占世界比例不到7%,但老年人口占世界比例超过25%,严重少子化将加重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养老成本和税收增加。

如果按照目前的生育率,出生人口将以每代人,也就是30年的时间减少一半的程度萎缩。

大家可以看到已经有批量的幼儿园再到小学倒闭的新闻了,这过些年就会传导到高中大学以至于就业人群,所以它是一个大事,对普通人的影响也是方方面面的。

这个趋势对所有行业造成负面影响,需求的降低推升各行各业的失业率,大量的农村和小城镇没落甚至消失,城市人口也收缩的情况下,城市面貌也会逐渐凋敝。

从国家层面,如果几十年后,我们国家人口断层了,一个青壮年还要养几个老人,这个经济和科技实力还如何去提升?在这样的人口趋势下,我国也很难维持全产业链的优势。

所以没有人口,一切东西都是扯淡,提升出生率是我们国家最核心、最重要的事情,甚至比经济,比科技,还要更大的事。

如何应对生育率低的问题,还是要找到问题的症结。

多次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生育、养育成本高,经济负担重,是影响生育意愿的最重要原因。

所以人口学家梁建章建议,解决生育率问题的关键,是让养育成为有收入的工作,并确保养育家庭获得收入是稳定和有预期的。

近几年,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陆续推出的生育补贴政策,力度太小且难以奏效,比如,增加产假是让企业承担成本,但是企业并不能从员工多生中直接获益,地方政府鼓励生育也缺乏动力和财力,因为小孩长大要二十年,而且可能去外地做贡献。

而提升生育率的受益者是全社会,是整个国家的未来,因此激励生育的主体就应该是国家层面,而且需要从长计议。

所以,梁建章建议在国家层面成立高级别的中央机构来专门协调各方面的有关工作,设立国家层面的“人口发展基金”,系统性和常态性地向全国养育家庭发放养育金,力度要大且可持续,根据其他国家经验,支持生育的投入至少要达到GDP的3%以上。

另一个说法是,全国补贴生育,但是大城市除了承担自己的那一份之外,也承担小城市成本的一部分,毕竟这些孩子大了,他们中的很多人会流向大城市。

在育儿补贴方面,多数国家采取的方式有:除了给与一次性现金生育补贴之外,还有给与带薪产假和育儿假,甚至给予儿童津贴,在没满18岁前持续每月给与现金补贴,育儿支出可抵税。

除此之外,女性无法兼顾家庭和事业,也是生育率低下的核心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