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品牌 • 正文

李兆基传奇一生:6岁学做生意,20岁闯香港,91岁才退休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网络

来源: 上游新闻 北京

(原标题:李兆基传奇一生:6岁学做生意,20岁闯香港,91岁才退休)

有“四叔”之称的香港地产富豪、恒基兆业地产创始人李兆基的传奇一生落幕。

 

3月17日,据恒基兆业地产官网发布消息称,“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沉痛宣布集团创办人李兆基大紫荆勋贤,痛于今天黄昏,在家人陪伴下安详与世长辞,积闰享寿九十七岁。”

与多数白手起家的商人不同,李兆基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起点上。他是金铺神童,也是地产大佬,还是“亚洲股神”,他的一生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传奇。

 

香港地产富豪李兆基 视觉中国图

6岁进金铺15岁掌家族生意

李兆基出生于1928年,是广东顺德人。因为在家中排行第四,所以被港人称为“四叔”。

李兆基的父亲本身就是个商人,经营着两间门店,主营黄金、汇兑、外币买卖生意,父亲为了他以后能够更好地参与管理家业,6岁就把李兆基安排进家里的金铺开始学习做生意了。12岁时,李兆基已熟练掌握看金、化金、熔金的本领。15岁时,父亲因长驻广州湾生意,于是将顺德的“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都交予李兆基掌管。小小年纪的他,是当时顺德无人不知的神童。

在管理家族店铺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兆基发现店里请来的炼金师傅在悄悄“偷金”,于是赶紧报告父亲,建议父亲要警告这个人。而父亲却要他打住话题,不要再讲。理由是,他早就知道师傅“偷金”的事,但师傅掌握了核心技术,得罪不起,所以要忍气吞声。

李兆基没有反驳父亲。转过身,他开始和炼金师傅套近乎,暗地里学习他的手艺。没用多久,他会了整套本事。当炼金师傅又一次伸手,他决定不再沉默。炼金师果然以不干了要挟他,他则大方地告诉说,这样最好,反正你会的我已经都会。

直到今天,李兆基也总是和向他请教生意经的人强调,如果你不是做董事长,当甩手掌柜,而是做总经理,当CEO,你自己一定要非常懂你做的这门事,而且掌握里面核心的东西。

带着1000块钱只身赴港

1948年,李兆基带着1000块钱只身一人来到香港打拼。

20世纪40年代末,李兆基(右一)在香港浅水湾与亲戚合影

虽然是年仅20岁的小伙子,但李兆基却已累积了十几年的从商经验,早已不是初出茅庐。来到香港这一成熟的商业市场之后,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和灵活的商业头脑展露无遗。

由于对黄金知识较为熟悉,初抵香港,李兆基选择了买卖外汇和黄金的生意。时局动荡给了李兆基发家致富的机会。

1949年前后,外汇兑换和黄金买卖业务格外兴隆,李兆基由此大赚一笔,为其日后在香港的事业发展赢得了第一桶金。

上世纪50年代后,香港工商业和进出口贸易逐渐复苏发展,李兆基转行做起了五金生意和进出口贸易,同样因为看准了进入市场的时机,李兆基的生意自然顺风顺水。

看准时机 进军房地产市场

随着香港的稳定与繁荣,香港人口也急剧增长,这使得香港的住房需求急剧上升,房屋兴建计划不断。李兆基又一次看准了这一商机,决定进驻地产市场。

那时他通过黄金生意已经赚了些钱,但手中资本要想买楼置地未免捉襟见肘。

1958年,30岁的李兆基和冯景禧、郭得胜等8人合股组成永业公司,开始涉足地产生意。公司开办后,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楼宇均销售一空。

1963年,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又另起炉灶,成立“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新”字取于冯景禧的“新禧公司”,“鸿”字代表郭得胜的“鸿昌行”,“基”字自然是李兆基之名,业内人称“三剑侠”。郭得胜任集团主席,李兆基出任副主席兼总经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