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人事 • 正文

诗人于振海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网络

于振海 : 男,汉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协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理事。山东省临朐县九山镇人,20世纪50年代末出生,在西安度过童年时代。
 

已出版诗集《阳光照亮母亲河》、《拯救》、《文明的图腾与终结》。现为《齐鲁人物》主编。

敞开爱的怀抱拥抱这个世界
他喜欢诵读圣经,敞开爱的怀抱拥抱这个世界。“他们终于找到了天国,苦难的灵魂找到了宁静的乐园。曾经有着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党派,不同的年龄,荣与辱、英雄与逃犯,都已袖着手去教堂做礼拜,于是高耸的绞刑架留在金黄的麦地里,象是一个文明的时代留下的胜迹,象是小学操场上五彩的滑梯。红草莓雀跃的小鸟,戴着麦穗草帽的孩子们,曾经被绞死过的人,向这里洒下星辰和水果。”(《在天主教堂》)天主教认为人生下来是恶的,需要经常忏悔并鞭笞自己心灵中的龌龊。“举一盏红烛要穿过风雨交加的夏日,一定不要熄灭,我是在祈祷,让上帝来到城乡戴上草帽,成为神力无边的人,请宽厚地赐给。赐我一片椰林,赐我完美无缺的形态,比海洋更加蓬勃,赐我拯救人类的爱心,比海洋的枯竭更壮观。赐给我的一切完全归我所有。”(《读贞女墓志铭》)大河的两岸是嶙峋的峭壁,顺河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一次次徘徊于河之岸,他想用圣洁的水洗却心中的浮尘。炊烟袅袅升起的村庄总是弥漫着新米的清香,大门外的小溪潺潺,成群的喜鹊栖于院内梧桐树的枝头。亲情和乡情是诗人心头永远的牵挂。“六十五岁的母亲,仿佛还是拎着抱着我们四人往前走,鞋底已经磨穿,当她走出一片高粱地,发现我们已从她怀里逃走,已不再属于她,从黑土地上涌起的母爱,一直在拍打着、洗濯着、阻拦着我们这些已都三十多岁的孩子,几十年来总是这样,这怀抱已经太漫长、太沉重、太淳朴。当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女已接近一种归宿,流出了幸福的泪,接着是伤心的哭泣,最后被猛然绊倒在地,脚下什么也没有,没有泉水、麦穗和草帽,没有孩子伸过来乞讨的手。”《荒原》中的亲情描述是诗人冷峻的外表之下滚烫的心在跳动,1991年4月4日的夜晚诗人一次次地擦拭被亲情模糊的眼镜片。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是一个迷惘的年代。这种迷惘表现在信仰的迷失和新潮思想与传统道德的碰撞。于振海的诗从圣经、柏拉图、黑格尔及传统的佛学、道学中寻找支点。穿透雾障的思维是睿智的,所以有了那本诗集《拯救》。
地平线上孤独的漫步者
——读于振海的诗作随想
夜晚的雨滴轻轻地敲打着窗上的玻璃。这个时候我泡一杯热茶,静静地读着诗人于振海的诗作。几本诗集我已读了很久,那些带着淡淡墨香的诗句在我的脑际汇集,渐渐形成一种明亮而动感的意象,——那是一条汹涌的河,她发源于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