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如何理解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下半年经济怎么看、怎么办,记者就此采访了专家学者。
推进各项政策落实落细
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
二季度,受新一轮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加大,4月份主要指标深度下跌。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应对、及时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不搞“大水漫灌”,推动原定政策靠前发力,推出和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下滑放缓,6月份经济企稳回升,主要指标较快反弹、由负转正,城镇调查失业率明显下降。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增长0.4%,在4月份、5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下滑的形势下取得了正增长,成绩来之不易,充分体现出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在上半年积极宏观政策作用下,我国经济开始稳步回升,不过产出缺口仍然为负,下半年还要促进经济进一步复苏。”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陈彦斌表示。
当前,经济运行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坚持就是胜利。上半年,全国上下一心,付出艰辛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下半年,要坚持推进各项政策落实落细。”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
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对于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对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认为,会议本着实事求是、积极有为的态度,正视当前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释放出在“三重压力”不减的背景下,淡化经济增长目标,将政策重心转向更加注重稳民生的明确信号。
连平表示,会议没有特别强调要努力达到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而是指出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换言之,只要疫情防得住、民生保得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功能有序运转,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如何理解“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确保稳就业稳物价目标的实现是重要指标。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不超过5.5%,对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减少输入性通胀对我国供求关系的系统性冲击,保持国内物价相对稳定,不仅有助于稳民生,也是供求平衡的重要标志。此外,经济复苏需要经济循环不停滞,因此保持国内市场循环顺畅有效同样非常重要。
刘元春表示,年初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根据当时面临的“三重压力”情况确定的,但3月份以来,中国经济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俄乌冲突导致外部环境恶化等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发展目标需要根据客观实际调整,不为实现短期增长而牺牲未来增长潜能,而是在跨期动态平衡中实现可持续增长。刘元春认为,只要四季度经济速度达到常态化水平,依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是充足的,韧性和发展空间是充分的。
在王军看来,“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意味着提高了短期内对于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不会出台超预期的刺激政策,但也绝不意味着消极被动,而是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作为、稳中求进,争取达到较好水平。例如,会议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这些都旨在充分调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以及各类企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