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浙江还有一所学校,为了迎接检查进行大扫除,要求家长自愿参加打扫。 一位家长因没看到群通知,没有参加打扫,被老师要求面谈,并被指责不尊重集体和老师。
这并不是个案。 不少家长反映,自己不光要打扫教室还要去学校食堂帮忙打饭。
家长群是如何“变味”的? 原本,家长群是为了方便老师和家长间的沟通,但之后却演变为“夸夸群”。 家长们为了替孩子在老师面前博得好印象,开启称赞、感恩模式。群组内甚至会出现“争宠”、炫富、争吵、辱骂等行为…… 由此,家长群也开始慢慢变了味。
老师的压力同样不小 不光家长抱怨,老师同样对家长群有诸多不满。 有老师甚至感慨:自从进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长会! 北京一所中学的刘老师称,在班级家长群中,发一条学校通知,家长就“轰炸式”回复。 刘老师一方面感谢家长对自己工作的支持,但另一方面也很苦恼,“这样回复,容易让后来的家长看不到重要信息。” 因手机总有点不完的未读信息,刘老师感觉自己对手机产生了“恐惧”。
南昌市一所幼儿园的陈老师,每天花费精力最多的事情就是追着孩子们拍摄短视频。 “从孩子进园到放学,从教室里到教室外,我几乎是跟踪拍摄,一天要在家长群发至少10个短视频,让家长们知道自己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
如何还原家长群“本来模样” 为了避免家长与老师的双重苦恼。不少地方学校都开始“自立规矩”。 如,班主任在群里规定,群内只发学校公告和班级通知,绝不就个别学生情况在群里做任何讨论。 大连一幼儿园更为明确,直接在家长群中设立9条规定,其中明确了老师和家庭沟通的时间,并特别说明,切忌在群中发送奉承拍马的内容。 明确禁止家长批改作业 10月26日,太原教育局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共有20条重点举措,从规范中小学生作业管理、推进课后托管服务、促进教师回归教书育人主业、推进教育管理机制改革等工作上全面发力。 20条举措中,规范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的就有8条。其中就明确指出,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打扫教室卫生、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