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教育

旗下栏目: 品牌 文化 教育 人事

北大韦东奕实为帅小伙,回应全网封神:有些报道不实,“母亲陪读两年”是没(2)

教育 | 发布时间:2021-06-06 | 人气: | #评论#
摘要:如果谁不知道韦东奕,那说明他的数学不够好。博士生小丁(化名)告诉武汉晨报记者,自己高中刚走上数学竞赛这条路时,就知道了韦东奕这个人。 在

“如果谁不知道韦东奕,那说明他的数学不够好。”博士生小丁(化名)告诉武汉晨报记者,自己高中刚走上数学竞赛这条路时,就知道了韦东奕这个人。

在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集训期间,他曾尝试解过“韦东奕不等式”——那是韦东奕高二时自创的一道“三元对称不等式”题目,可最终,没有解出来。

上大学后,韦东奕是小丁实变函数和高等代数两门课的助教。

传言韦东奕曾被教授这样介绍,“如果你们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问我,如果我不会可以问助教,如果连他都不会,那估计是题目错了。”

教授是否曾说过类似的话,小丁已不记得,但他说,“北大学生一般不问老师的,什么题如果自己琢磨不出来,估计老师也不太会。”

“北大的习题和考试题都很简单,不需要问。”而他印象里,唯一一次很难的考试是与韦东奕有关的——那次老师出过题后,先给助教韦东奕试做了下,“韦神”用了1个多小时做完,并说不难。

然后,在真正的考试中,2小时的时间,8道题的卷子,班里同学无人能做到第7道。

“其实,就算韦东奕能解出来,我们也看不太懂。”小丁说,韦东奕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和他们的思维不太一样。在一篇由韦东奕同窗所写“韦东奕小传”中,称其解题方法被誉为“韦方法”。

定神想了想,小丁说,“我怀疑他可能也有我的这种思维,但他不屑于用我的思维。”

北京大学曾发文,称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和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为青年数学人才的成长提供指导和支持,韦东奕在校就读和工作期间均得到了师长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不受打扰地学习和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工作成果。“数学研究需要安静的治学环境。我们也衷心希望社会各界与我们一起营造有利于年轻人专心开展学术研究的氛围。”图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夜晚9点半,每一扇窗都亮着。武汉晨报记者 裘小花 摄

【3】矿泉水瓶接白开水很常见

韦东奕所工作的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坐落于北京大学镜春园内,这是一座红墙绿瓦、绿草如茵的古典园林,出门走过一处几米长的假山小径,未名湖就在前方豁然开朗。

数学学院还在靠近东门的一处教学楼里有处落址——该楼建成年代早,外表看上去灰白而普通,用数学院一个同学的话说,“就像一个商场的背面”。但是,同学们还是更喜欢来楼里自习,“这里没有蚊子。”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镜春园)。图/武汉晨报记者 裘小花

韦东奕在镜春园办公区的活动范围,就是园子西端的水房、东端的卫生间、和中间的办公室工位。有时,同学们会去韦神的办公室找他讨论数学问题。

他的工位陈设简单,只有一个电脑显示器、一台主机,空余处有几个购物袋——用来盛放杂物,再摆一卷卫生纸,没有其他了。

窗台上,几天前出现在视频里的红色矿泉水瓶还立着,旁边还有一个蓝色水杯、外周披着一层塑料袋。

在北大数院,用一个喝完的矿泉水瓶接白开水喝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这天下午,又一位数院博士后提着一个1.5升的矿泉水瓶来到水房,打满水后行走在镜春园的门廊之间。

有媒体记者潜入韦东奕的课堂,看他讲台旁摆放的不再是一个矿泉水瓶,而是一个大号水杯,便将这一画面拍照,并在标题中写“1.5升矿泉水瓶换成了水杯”。

新闻发出后,韦东奕称其为标题党,“(水杯)我平时也用,其实用什么都差不多。”

但是,他不在意舆论,也不打算澄清 ,“一会儿我再换个什么水瓶,他可能又要写了。所以无论我用什么、说什么,结果都会是一样的。”

在燕园里,韦东奕依然是那个穿行在办公室、教室和宿舍之间、偶尔去水房接水喝的数学教师。“其实,说我换了个水瓶、或者说我又换回来了,这些对我都没有什么影响的。”

责任编辑:良贤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2014-2016 中国经济报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